科技股再成重灾区,下跌何日到头?

  • 2022-04-21
  • John Dowson

8月2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报告境外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6月11日0时至8月2日24时,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相关金敬道

科技股再成重灾区,下跌何日到头?金敬道

经历4日长假,归来的港股不但没有惊喜,反而是开盘即跳水,全日恒生指数收跌2.28%,科技股再次成为重灾区,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79%。

其实,在经历了3月份的深V反弹后,最近市场显得有些萎靡。

就拿科技股来说,大厂们的股价走出了倒V的形态,显示市场在3月份喊话后,经历了一波回暖的脉冲,现在又正悉数回落,似乎要重回下跌通道。

市场,信心比金子更重要。

但问题是,信心为何总是这么脆弱?

01

宏观迷雾

信心的底座,来自宏观,但现在的宏观,仍然迷雾重重。

首先是俄乌战争。尽管已经打了一个多月,但是战况仍然焦灼,谈判也是异常艰难,昨天传出可能达成停战协议,今天说谈判陷入死胡同,明天又会有什么消息颠覆三观,没有人说得准。

实际上,仗打到这份上,双方都不可能退让,俄罗斯自不必说,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个时候怂,前功尽弃不说,以后在北约面前也不可能再抬起头;

乌克兰也一样,总统泽连斯基在西方社会四处奔走相告,誓言要血战到底,这个时候退缩,乌克兰在西方阵营的战略地位也会被质疑,何况,有西方无底线的支持和援助,也不用担心家底不够。

所幸,战争对于市场的影响,没有刚开始那样强烈,拉长时间看,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只是在这一天到来之时,市场仍然很难完全撇清战争的影响。

其次,流动性方面。随着创纪录通胀数据的出现,美联储加快收水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并会带动全球进入新一轮的货币收缩期。

最后,还是咱们经济的事情。

今年的经济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外围地缘局势紧张、流动性收缩加快,同时外界的疫情好转,使得中国的出口红利进一步消退,内部又出现局面疫情紧张局面。

上个月的两会,总理把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5%,给了市场一定的稳增长信心。如果形势没有变化,相信市场对完成这个增长任务还是接受的,但现在形势有变,无疑会令到大家的信心走弱。

这也是最近几天,上头不断在开会研判经济形势和制定对策的原因,期待已久的降准也已经落地。不过,外围都是收水,我们降准乃至降息的空间自然也会狭窄了许多。另外,Q1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又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经济增长的压力。

GDP主要由出口、投资和消费构成,在出口红利消退不可逆的大环境下,唯有寄希望于通过投资和消费来拉动,其中政府能够操控自如的,还在于基建。

接下来,可以预期的是,除了政策不断作为,还会有更多政府主导的大项目开工建设,以最为传统而有效的方式,确保今年的稳增长任务。

另外,鉴于上海疫情对供应链造成的冲击,国家再一次出面稳定信心。

至于消费,其实也是可以是一个选项,就看国家如何在居民消费上再做文章了,现在上头也在不断释放要提振消费,特别说到了汽车消费、数字消费,但最终还是要看究竟如何落地,没有实质性的措施,很可能就是炒一下,最后又都泯灭众人。

02

互联网,到没到底?

最近回调比较大的板块,互联网是其中之一。

掐指一算,自去年正式反垄断以来,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一年,这一年互联网的惨烈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虽然行业见顶是一个因素,但股价斩到现在这个程度,监管的影响因素更大。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也是3月份上头喊话说提及互联网监管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后,板块开始大反弹的重要原因。现在市场大多数的观点都认为3月15日是一个底部,至少也算得上阶段性底部。

不过,随着最近互联网开始走弱,看得出市场的信心还是有所不足:到底监管是真的向好,还是纯粹安抚市场而已?

实际上,监管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在我看来,只要达到两个目的,压制因素才会消除。

第一,在股权结构上要有所调整。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可以让大量的利润留在国内,并用到更应该用到的地方,不至于总是被人诟病赚国人的钱,让外资受益。另外,在股权结构的调整上,也有利于互联网公司朝着国家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第二,在企业最高的权力机构席位上,要有“自己人”,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的发展道路不走偏。

更简单直白一点,那就是要钱要人。有些人可能对此颇有微词,但如果回溯到20多年前,国家对于企业的总的指导方针,你就会明白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情。

当年在面对企业发展大方向上,国家制定的总方针,只有四个字:抓大放小。具体讲,就是对国家有重大战略安全意义、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由国有资本主导,而一般性竞争性领域则可以由国有以外的资本主导。

在这个总方针指导下,开启了1990年末2000年代初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国退民进,后来的互联网也是受益于此方针。现在,国家对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其实也是基于这个总方针。因为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再局限于一般性竞争性领域,它已经发展成为对国家有重大战略安全意义、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显然不能再由私人资本主导。

如果再看看反垄断所打出来的旗号——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就更能明白国家的用意,资本这个东西,对于提升效率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在公平问题上就作为有限了。

当然,简单地套用过去的做法,也不合适,因为互联网是新物种,过往也没有经验可以直接套用,所以国家在这一年里,也是不断探索新路子。从上头释放出来的信号,利好多过利空,加上整个行业已经跌成这个样子,对互联网的悲观情绪,可以放一放了。

至于,最后会以什么样的结果示人,我们唯有拭目以待。

03

生物医药,至暗时刻还未退去

除了互联网,另外一个行业过去一年也相当惨烈,那就是生物医药。以创新药为例,中国最优秀的创新药企,一年来的跌幅,都非常大,腰斩都算轻的了,8成都不在少数。

政策收紧、医保谈判、集采预期、包括行业内卷,都是大家说得很多的理由,这个毋庸置疑,但我想,回归到生物医药最根本的商业逻辑,国产创新药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研发孱弱,没有持续出爆款新药的能力。

以最火热的PD-1为例,国内已经有6家药企获批上市,但要知道,这个药都是“抄”外国的,即国外开发出来了,我们循着别人的路走,说白了还是跟风,现在外国没有新药了,我们也就偃旗息鼓了。

对于生物医药公司来说,没有爆款药,跟电影公司没了爆款IP一样,是一个很让人焦虑的事情,这意味着生意会缺乏后劲,而坐山吃老本的日子,不可能长时间维持,更不可能有增长。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全球药企都面临爆款药慌,这个绝不是中国才有,想想之前那些划时代的爆款药,PD-1、阿达木单抗、威尔刚,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而且从生物医药研发的角度看,爆款药也不可能天天有,10年出一款就很不错了。

但外国大药企的优势在于,皮粗肉厚,有足够的“棉衣”过冬。国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成立时间短,在售药物不多,自身造血功能有限,甚至仍处于大额亏损状态的药企,面临的困境就更为极端。如果考虑到在研管线还不少,还得不断往里面投钱,净利润止损回正,更显得遥遥无期。

过去资本狂热,使得不少新药厂研发很激进,还爆出过一条有点分量的在研管线,丢到港股,可以卖100亿,但现在已是春去秋来。

摊开创新药管线,好一点的也就是在PD-1新的适应症做做文章。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增量,但行业的内卷加剧,前方又有医保控费,这个增量,到底能多大程度转化为实打实的业绩,都是未知数。

至于其他药,不是跟风,失去时间优势,就是所对应的市场空间小,或者竞争白热化,内卷严重。现在创新药企的管线,让生意继续做下去,问题不大,但要想再次撩拨资本神经,再次支撑起投资者的想象力,就没有以前那么乐观了。

换句话说,生物医药的日子,仍然不好过,什么时候能够反转,大概要出新爆款药的时候再见吧。

04

结语

股市涨跌,不过是周期而已。

互联网、生物医药、消费股,共同的特点就是过去多年持续受到追捧,但在去年又相继大热倒灶,不论是股价跌幅、估值回撤,都相当大。

于是乎,有一些资金时刻在押注这些板块反弹甚至反转。特别3月中旬后,高层释放出不少利于这些板块的信息,令到市场热闹了一阵。只是最近的下跌,似乎又有回到原点,令到不少资金开始犹豫。

应该承认,今年的经济压力是确实存在的,今年的市场环境也未必会好。不过,乐观一点看,有危便有机,低迷时刻往往也孕育着机会。投资有时候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分析和模型,只需要回归常识,像互联网、生物医药、乃至消费股,到底会不会反转,其实只需要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

我们的生活,不需要互联网了吗?我们的健康问题,不需要创新药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然,前提必须是这些企业要能够持续为用户、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世界创造价值,这样它们自身的价值才不至于毁灭。

有了这个底,或者是时候再回味一下巴老爷子那句话: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万渣朝凰漫画免费 http://www.webgnss.com/jiajuzhuangxiu/jiazhuangbaike/17824.html

金敬道 每一年年底,高层中央都会召开一场高级别经济工作会议,这一重要会议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研判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未来经济工作。 我们应该习惯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这类新闻上,因为这类新闻虽然看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