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涨杀跌追跌杀涨哪个好?

  • 2023-01-24
  • John Dowson

追涨杀跌追跌杀涨哪个好?

  这么多年以来,学术圈已经有无数的学术论文给了实证证据——散户根本没有在“追涨杀跌”,一般都是在“追跌杀涨”。

  你想想看,身边的大伯大妈是不是股票下跌了就赶紧去抄底,然后抄一手“血”?股票上涨了以后反而坐立不安,老想着要落袋为安?比如说茅台或者腾讯,周围有多少人买了,但是中途全都抛了呢?这就是典型的“追跌杀涨”。

  可如果散户大多在“追跌杀涨”,那谁在“追涨杀跌”呢?答案就是聪明的机构们。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机构最赚钱的策略就是“追涨杀跌”。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动量交易”。在资产定价中,它还是一个著名的定价因子。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叫动量。动量英文叫 momentum ,其实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物体移动的惯性。把它放在股票市场上,是指股票的价格趋势也呈现出一种惯性,上一期涨的话,下一期还会涨。同样的,上一期下跌,这一期还会再继续下跌。

  这个规律看上去很简单,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已经被很多的基金经理发现了。聪明的人马上意识到,这种规律可以用来赚钱啊,买入上期涨的,卖出上期跌的,不就行了?很多基金就用了这么一个交易策略。

  在每个月月末的时候,把市场上所有的股票,按照这个月的收益率排序,分成十组,买入收益率最高的那一组,卖出收益率最低的那组。然后他们发现在接下来的3到12个月中,这个策略都能够获得很不错的超额收益,这个策略就叫做动量交易策略。

  在五、六十年代被发现以后,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市场上10个基金有8个都在用动量交易。这个现象也引起了金融学界的兴趣。如果动量这个现象是错误定价,而市场又是有效的情况下,这么多人在做动量交易,这么多人从中套利,那这个套利空间应该很快就消失了。那么一直不消失就有一种可能性了,就是动量也是一种系统性风险,需要风险溢价,所以应该被当作一个定价因子。

  有很多的学者就开始研究这个现象,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Carhart,他在1997年的论文中,就模仿着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动量因子,来解释股票的收益率——然后就构成了著名的Carhart四因子模型。

  简而言之,在市场、规模、价值这三个定价因子以外,我们又掌握了一个新的法宝——动量因子。利用动量交易策略来“追涨杀跌”,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用这个模型算出来的超额收益,就排除了个人或是基金经理用动量交易所获得的超额收益率。于是,剩下的部分就可以视为他们的选股能力,或者择时能力所创造的收益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