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基金吴越:消费行业一直适合定投现在重点关注必选消费

  • 2023-03-23
  • John Dowson

嘉实基金吴越:消费行业一直适合定投现在重点关注必选消费

  “经历了两三周前开始的这一轮反弹之后,短期来看,整个白酒板块包括所谓的核心资产暂时不会有特别强的上行动力,下行会存在一定的可能。”

  “今年全年是一个流动性收紧,信用和货币政策转向的拐点年,很难取得非常丰厚的投资回报,今年还是要谨慎一些。”

  “本周开始的糖酒会决定了未来整个食品饮料板块的走势,可以看到很多公司业绩都是超预期的,但这其实已经反映在股价里了。”

  “年初我比较看好可选消费。现在来看,可以重点关注必选消费,就是偏刚需的衣食住行,会有一定的防御性。”

  “必选整个板块已经经历了三个季度的调整,从调整幅度和估值水平来看,已经处在相对低估的位置。”

  “消费整体不算防御性板块,内部相对而言必选的风险收益比在提升,一些自下而上的中小市值公司会涌现机会。”

  “看基金年报重点看三块。第一看关于仓位和行业的配置,这代表了基金经理对未来行业赛道的判断,反映了他长短期的风格和对市场的判断。

  第二看披露的个股持仓,看和市面持仓有什么区别,差异化标的是哪些。这代表了他的水平和投资理念。

  “买基金关注四方面,首先选有品牌的基金公司,然后看行业看赛道,有清晰的判断,第三挑选基金经理,最后多学点基金知识。”

  我最近真的挺忙的,主要是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刚好3月4月是年报季和一季报季,上市公司和基金都在公布业绩。这时候要去梳理一下过去一年、过去一个季度,这些公司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往今年明年看,是否会发生变化,能否有一些新的线索。这是比较重要的工作,要仔细阅读,分析,研究财务报表。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调研,最近调研真的特别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调研?原因是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各种各样的事件比较多,例如本周开始的糖酒会。这个糖酒会决定了白酒整个食品饮料板块的走势,所以我们去了三天,每天都交流非常多场。

  另外除了参会,我们也会分区域分省份来梳理,希望能在今年这种比较波动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更多的自下而上具有投资机会的新兴标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都抱在一些机构持仓比较密集,估值比较贵,而且涨幅已经非常巨大的所谓的龙头白马股上。

  我们今年还是想多拓宽一些事业,多看一看新的公司的机会。这不可避免肯定是一个比较辛苦的体力活,需要一家一家公司来跑。这一周我们3天去了4座城市6家公司,节奏也是非常密集。

  针对白酒行业现在是否可以定投,我有两个观点。第一如果要定投,我认为对于白酒包括一些消费品,长期定投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无非是时间换空间,多长时间能赚到多少的预期回报率的问题。

  它肯定不会像14年15年那一轮所谓的互联网泡沫、创业板泡沫一样,当时买进去有可能5年10年都翻不了身,赚不了钱,这个绝对不会出现。这个判断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采用定投,每一次本金也不会特别大,而且是持续进行的情况,成本也可以摊下来。所以任何一个时点定投消费类的品牌类的资产,我觉得都不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就是时间和空间的一个取舍而已。

  第二是很多人希望去做短期择时,希望能精准的抄底,迅速的赚到钱,然后再卖掉。对于这样的投资,我觉得太理想化了。

  这个操作从这么多年的历史经验来看,我觉得很难赚到钱。原因就在于,不可能买在最低点和卖在最高点。另外市场都是顺人性的,涨的时候乐观了,跌的时候反而恐慌了,最终的情况不是低买高卖,而是反向的高买低卖,最后很难赚到钱。

  如果一定有人问,我就不用定投,只看短期,只看一个月两个月,一个季度,到底怎么办?我觉得这个结论很清晰。经历了两三周前开始的这一轮反弹之后,短期来看,整个白酒板块包括所谓的核心资产暂时不会有特别强的上行动力,下行会存在一定的可能。

  特别是4月份随着业绩逐步披露,我觉得有可能进入一个偏利好兑现的阶段。在这种阶段下面,有可能整体的波动会比较大,不排除再次出现一轮回撤。这是我非常短期的判断。

  今天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行情。前几天大家都在糖酒会上,即使今天糖酒会也在召开。这次糖酒会我去了三天,交流了很多的人,最后发现跟春节期间很像,春节和糖酒会的反馈都是非常正面的,而且也超过了很多机构的预期,基本面业绩景气都在持续向上走的态势当中。

  春节7天假其实业绩超预期,这次糖酒会的交流我觉得也是超预期的。但是你可以看到最近一开盘又是一次全面的大跌,背后交易的情况并不是来自于整个行业的基本面发生多大的变化,更多的还是资金面、情绪面、宏观面策略这些东西。

  从这些角度来看的话,我觉得前期我们的观点没有变化,今年全年就是一个流动性收紧,信用和货币政策转向的拐点年。在这种拐点年很难取得非常丰厚非常犀利的投资回报,难度会比较大。所以今年还是要谨慎一些,降低预期回报,整体波动会一直存在。

  我觉得今年大家佛系一点,心态平和一点,涨涨跌跌其实都是常态,单边上涨或下跌才是非常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要每天过于关注这些东西。不如买进去放着,过个一年两年三年回头再看,有可能会有更多的惊喜。

  最近很多企业都在披露年报,甚至已经开始披露一季报。我觉得已经披露出来的东西是在印证市场的判断。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整个A股宏观经济,包括上市公司的业绩,都呈现出一个逐级提升的态势,在今年一季度可能达到高峰。

  从现在密集披露出来的年报,包括一季报的预增,我们可以看到的确业绩非常亮眼,但是这里有一个转折,转折就是这些东西其实都已经反映到之前那一轮非常大幅的上涨里。从去年的7月份开始就已经看到,跟周期、可选消费、宏观经济恢复相关的东西,涨幅已经非常巨大了。

  白酒从去年六七月份开始到春节前,大部分标的的涨幅都在1倍以上,核心标的的涨幅在3倍到5倍。为什么现在进入业绩期后反而开始跌?就是因为前期的预期过于充分,现在大家的交易更多是来自博弈层面,而不是业绩超预期层面,现在的预期已经非常的充分。

  那核心要往未来看,从二季度以及整个下半年,有哪些东西可能会超过我们的预期,有哪些东西可能市场暂时没有关注到?我自己认为有一条线索,年初的时候,当时我比较看好可选消费,白电其实也算可选,就是跟经济复苏相关比较强的东西。

  但是我觉得从现在往未来看,要重点关注一下必选,就是偏刚需,衣食住行,每天都必须要消费的东西。这些东西的特征是价格比较便宜,消费频次比较高,通常不会跟经济有很大的连带性,可能会呈现一定的防御特征。

  为什么我觉得要关注必选?原因就在于整个必选板块,从去年六七月就开始调整,不像白酒从2月份节后才开始调整。必选其实已经经历了三个季度的结构性调整,从幅度和目前的估值水平来看,已经处在相对比较低估的位置。

  而且从宏观面和预期面来看,今年整体经济可能不是一个强复苏的态势。站在二季度往未来看,有可能市场关于宏观经济复苏的预期会出现一定的松动和分歧。这时候我觉得配置要更均衡一些,均衡代表着从之前纯粹的顺周期可选,要切一部分到防御性资产上去。

  有关防御性资产,其实从整个市场来看,毫无疑问消费绝对不是一个防御性的板块,大家的防御资产通常讲的就是银行地产这些绝对低估值的板块。但是如果一定要在消费里面寻找机会的话,还是有很多的公司经历了大幅回撤,估值也进行了收缩,目前的风险收益比还不错。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大的划分可选和必选,必选的风险收益比在逐步的提升,但是还没有达到绝对要全仓去买的状态,这是一个逐步切换的状态。

  另外就是自下而上来看,很多过去覆盖比较少的中小市值公司,目前也在逐步的涌现机会。这类公司在前几年机构抱团的背景下可能被大家忽视了,估值给了很高的折价,大家研究也不多。反而随着这些公司不断成长,现在演绎成了一些细分赛道的小龙头。

  对这类公司必须要自下而上,一家一家去跑,从个股选择的角度梳理,然后放到组合里去。所以它有可能不是行业性的特征,不是资产性的特征,而是需要把整个研究的思路覆盖的层面放的更广一些,铺更大的网去抓。

  有关基金经理的日常工作状态,其实每个基金经理都不一样,有些基金经理特别喜欢面前一堆屏幕,5、6个屏。

  这些不同体现来自于你的方体系,还有组合管理体系。有些基金经理可能是高换手率的,非常擅长交易,这样的基金经理必须实时盯盘,在不同的屏幕放不同的板块,这样有利于他最后的实际操作和交易,我觉得这没有问题。

  从我自己个人的角度来看,我的方毫无疑问不是交易导向的。我觉得交易是损耗价值的,除非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我通常不会做非常频繁的交易。

  第二个我更多的还是自下而上,基于基本面驱动,基于公司价值公司业绩创造驱动,来进行组合管理获得回报这么一个思路。

  那么我自己每天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更多的是放在调研上,做案头研究,研究公司,这些会占据我很多时间。看起来整个工作相对会非常的枯燥,也是一个体力活。

  要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去研究,做完研究后,每家公司去跑,去验证自己的判断,验证判断完毕后,再把它放到你自己的框架和方当中,看是否能把整个组合进一步的优化,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枯燥只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中性词,只是代表了你的范式,工作的内容是循规蹈矩的,是有范式可循的。如果你是一个典型的基本面投资者,就是看基本面。

  基本面就是最后呈现出来的收入、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表,这一些东西的背后来自于行业景气的变化。每个企业在行业景气变化当中,市场份额的提取以及最后产品结构、渠道变迁、品牌演绎,最后反映到什么样的利率水平、市场份额,这是个有效可复制的范式。

  另外大家很多人会问这个行业如此枯燥,压力又这么大,为什么还要从事这个行业?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也挺简单,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实在的说金融行业收入水平薪酬水平的确高,特别如果你是一个基金经理,管的业绩非常不错,在全市场能有非常好的排名,的确薪酬是会有可以预期的市场化的提升的。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金融,像互联网、前几年的地产其实都属于暴利行业。你看互联网诞生了这么多的财务自由的从业者。

  我没有选这样的行业原因就在于金融行业,特别是投资和研究行业是非常特殊的,每天都在研究,在调研,在接触信息。

  这些东西看起来枯燥,他提供给你的另一面是时刻能保证你处在全世界全社会信息变化的前沿。你会了解到每一个行业最新的信息,能够保持整个人处在持续的提升和成长的状态,会发现你永远是学不完的,不会担心你的工作是简单重复在消耗时间浪费你的生命。

  我们行业最大的特征也是当年最吸引我的特征就来自于这一点,你永远是在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然后再创造价值。

  我是学理工科学数学的,我觉得学数学特别是学理工科的人通常会有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东西,就是要逐步逼近所谓的真理的客观世界,就是公理性的存在。什么叫公理?就是你不能去证明的东西,是整个世界的底层假设,是往哲学范畴走了。

  然后你会发现我们这个行业做的事情就是在逐步逼近每一个公司、每一个行业的真实价值。所以它能够满足我对于工作对于理想对于个人的热爱的匹配,能把一份热爱变成工作,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事情。

  有关公司年报,如果投资人开始看年报了,我觉得这个投资人就非常专业了。我相信99%买基金买股票的人都不会看年报。不说看公司的年报了,可能基金的年报都不一定看。

  我发现很多买我基金的人其实都不知道我的两只产品是股票型基金。有好多说是混合型。其实股票基金跟混合基金区别非常巨大,会严重影响你的投资收益,特别是在今年,特别是在单边牛市单边熊市的情况下。

  股票基金的最低仓位要80%,也就是说至少80%的钱必须要买股票。但是像混合型基金的仓位有可能能降到0的,要看具体的合同,有一些可以放到0,有些能放到30~50%。

  所以在单边牛市或单边熊市的时候,差距会巨大。比如今年假设熊市跌很多,你买一个混合型基金,如果仓位能降得很低,你有可能不亏钱。但是你买股票基金,买我的基金肯定亏钱。

  所以我不指望普通老百姓去看上市公司年报,这过于专业,但是如果你买基金,我还是建议大家起码在买之前看一下基金合同,看一下基金年报、半年报,大概知道这个基金是什么样的基金,配的是什么的方向,个股是什么,基金风格是什么。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每只基金你就点开支付宝或天天,然后点开里面的公告,看一看里面大概的要素内容,这个相比于你去听大V看媒体报道,我觉得会有用很多,这对于你自己的钱也是一个更加负责任的态度。

  有关年报怎么看,我觉得都先不用讲上市公司年报,不可能有人看的,我见过很多做交易的基金经理都不看年报的,我就讲怎么去看基金的年报。

  基金的报表主要看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基金关于仓位和行业的配置,这个必须要看,代表了基金经理对今年是熊市还是牛市的判断,代表他对今年以及未来几年不同的行业赛道的判断,这非常重要。

  比如我的产品是消费基金,我的年报一看肯定80%以上的仓位都配到大消费领域上,这就是我们基金的特色。如果你买了一个科技基金,那肯定80%的仓位全部买到科技上。

  然后全市场基金所有的行业都能买,如果里面银行地产多,那基金经理有可能是个偏保守的人;如果它的核心资产多,有可能是个长期主义者,有可能是一个基于基本面的人。

  所以通过行业仓位的配置,能反映出来基金经理短期和长期的风格以及对市场的判断,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要看个股。基金的年报和半年报会披露所有的个股持仓,一季报和三季报会披露前十大持仓。从个股我们可以看到他自下而上挖掘公司的能力。

  假设你看到一个基金经理,前十大股全都是白马股,是市场上所有人都会买的东西,我通常认为他没有做很深的功课,去做自下而上的挖掘,因为有大量的公司它的预期回报肯定会比这些白马股好。

  主要看这个基金的持仓跟市面上普通的持仓有什么样的区别。买的差异化标的的那个地方,其实代表了基金经理的水平以及他的投资的理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像昨天某个非常知名的基金经理买了某一只股票,其实也能够代表对于股票的判断。如果有普通投资者看一下这个,可能对于你自己选股票也会有帮助。

  第三个会更加重要,就是基金经理通常会写一段话,这一段话可长可短,有一些人比较敷衍比较懒,可能写100字200字,有些人比较勤奋,愿意跟大家交流,可能1000字2000字3000字都有。

  那一段话代表了他对过去一年整体的组合管理的总结,以及对未来一年的思路展望,以及他对于投资者的沟通和想传达的内容。这一个部分非常重要。

  如果买了我产品的持有人,我建议大家可以仔细阅读一下嘉实消费精选和嘉实农业产业的基金经理展望和回顾这部分内容。这块内容我基本上都在非常用心写,而且绝对不是敷衍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

  假设持有人不会用支付宝,也不会用天天基金,也不知道怎么去查公告,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主动在微博上搜索我的名字,嘉实基金吴越,关注我的微博,我都会把报告的这部分内容,用微博的形式发送出来。

  有关最近的调研,调研其实就是调查加研究。第一我会把研究放在前面的。首先我们针对一个公司,如果觉得它有机会的话,会做案头研究,把这个公司所有的公开信息,无论是财报信息,还是其他人的调研信息全部梳理一遍,变成一个案头研究的结论。

  第二步是去调查,把这些我们已经形成的主观的判断,去跟上市公司的高管聊,跟渠道负责人聊,看一看他们的思路是否跟我们所想的一致。

  但是聊完还不够,有可能公司会骗你。那我们就要跟这个行业的上下游聊,跟它的竞争对手聊,看实际竞争能力,以及未来能够出现的收入利润,是不是跟公司讲的一样,他没有骗我们,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司,长期能够成长。

  所以调查其实是一个非常完备立体丰富的持续的过程,每年每个季度每个月我们可能都会来看,持续来观察这个公司是不是按照我们所预期的路径在成长。假设是的话,那可能的确是一个比较优质的标的,我们会把它放到整个组合的备选的标的池里面去。

  这也和做新闻媒体做记者有重合度。大家可以看一下很多做的很好的私募愿意招财经记者,特别愿意招一些非常深度调查的财经记者。因为深度调查的财经记者,第一他们研究公司的视角范式跟我们关注的点比较像。

  第二深度调查通常对于公司的研究程度会非常高。一篇文章会准备一个月两个月,有可能一季度半年,而且这一家公司包括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人脉资源、关系网会非常的具体有效。

  调研有人说是吃吃喝喝,住五星级酒店,晚上娱乐,跟上市公司搞搞关系,就过去了。这种状态说实话我觉得也挺好的,没有问题,也有一些基金经理是这么做的,但我觉得这是个少数。

  整个行业来看,特别是嘉实,如果是一个基本面和深度价值驱动的方,我觉得正常的调研都是非常辛苦的活儿,不是那种非常享受的调研。相反如果有一个上市公司,他邀请你去调研,把你招待得非常好,通常我会觉得这样的公司可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因为通常这样的公司可能会存在一些自己主观的诉求,比如想要股票涨,想要资金大家一起抱一抱往上抬一抬。这种时候往往会把自己包装得非常正面,非常亮丽。如果你这个时候去参与,不排除会在高位接盘。

  如果想获取超额收益,你必须要有超额认知,而超额认知就来自于超越于普通人的研究的深度,和辛苦的水平。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另外调研也会有“微服私访”的时候。经常很多公司不欢迎我们去,那我们就去去研究一下它的供应商,它的客户。

  假设上游的供应商原材料发货非常的超预期,毫无疑问它的需求很旺盛。假设它的下游的客户卖的都很好,毫无疑问这个客户肯定会从这家公司长期超预期的进货。

  所以如果上游跟下游都验证成功了,我觉得大概率这个中游环节也应该是超预期,而不是低预期。所以这会是一个方向性的判断。

  第二个就是同行验证。如果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觉得这个公司非常的牛,对他们的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和压力,毫无疑问这家公司肯定做的非常卓越和优秀。

  第三点我们可以去税务局、财政局。通过一些三方的机构,像那种有公信力的机关,或者说行业协会等等获取一些信息,侧面印证论据,看这个公司是否收入利润端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看行业看赛道,因为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特别是往未来来看,我们依然认为这一轮A场权益资产肯定是一轮牛市,今年只是一个整固年。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面,我们必须要非常清晰的判断出来这一轮牛市的主线是什么。

  你可以看到过去三五年时间,消费科技医药新能源涨幅很巨大,但是同时如果你买了所谓的周期,买了金融地产,过去几年基本上没有什么收益的。所以假设你选对了基金,但是行业赛道选错了,大概率你也不会取得理想的回报。你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判断,什么样的行业会好。

  第三个就是基金经理,即使你买了一个赛道,比如说消费基金有80只,去年表现最好的100%,最差的20%。同样都是消费,差距是异常巨大的,所以人的确还是最终能够决定整个产品业绩表现的最重要的环节。

  你必须要有足够的了解,看一下他的风格,选股方法是否跟你自己的预期一致。只有一致你才有可能伴随基金经理一直成长下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