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财经媒体是在传媒领域里面非常有前途的一个媒体。

  • 2023-03-31
  • John Dowson

纯干货!财经媒体是在传媒领域里面非常有前途的一个媒体。

  9月29日,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广东广播电视台在广州举办以“市场·创新·机制——黎婉仪财富管理工作室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黎婉仪财富管理工作室”研讨会。国内财经界代表、省内高等院校新闻院系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研讨交流。

  今天是9月29日,29日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在一年半前,2016年3月29日黎婉仪财富管理工作室成立。

  我是广播人,我有28年的传媒经验。在我这个年纪,很多同龄人已经选择退休,很多同行选择了离开,自己创业去做自媒体。很多人告诉我传统媒体已死,但是我认为传统媒体没有死,它只是涅盘重生。我认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可能今天的传统媒体正是昨天的新媒体,而今天的新媒体,可能到了明天就成为了传统媒体。我们更新的不仅仅是我们传播的方式,更要更新的是我们的理念。如果我们的观念能够追赶到时间,我们这个世界发展的步伐,那我们永远都是新媒体。

  2016年3月29日,工作室成立了,我成为吃螃蟹的第一人。在一年半之后,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进行了公司化运作,珠江财讯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主攻的项目是投资教育、财务管理,这是我们的本行。我们要紧扣移动互联网,我们会有自己的全产业链的矩阵模型,包括文投全产业链服务、品牌价值付出、知识产权产业链服务、财富管理、投资者教育、文化财富IP热点的打造。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五大落地业务,包括品牌价值输出服务、文投全产业链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文化产业IP热点经营、财富与创新激励。我们已经组织50位全国最优秀的板画家共同创作,以《丝路印记》、“一带一路”作为主题进行创作,创作100张作品,现在50张已经成功,还有50张正在创作之中。我们通过这个启动、策划,通过线上众筹,线下拍卖,通过宣传,粉丝经济等等,来推动这个文化财富IP热点的打造。我们将与广东财经大学MBA共同建立投资者财富的教育基地。

  辰海资本是一家关于新技术,同时又与产业结合,带来变革机会的风险投资机构。令我们感到兴奋的是看到黎老师的工作室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相融合,积极尝试财经资讯、视频、手机APP新媒体形式。我拜访过很多广播电视台,我发现广播电视台是传播金矿和人才金矿。

  听闻珠江财讯是混合所有制的试点,我们认为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为我们进入广电媒体,塑造新一代媒体集团的想法提供了资本上参与的可能性,也给了广电人市场化尝试更平稳的过渡空间。希望辰海资本能够借助与珠江财讯的战略合作,在广东建立一个新的传媒投资根据地。

  我记得我第一次坐飞机是1981年到广东,那时候我是《解放日报》的记者。这次参加研讨会,特别是听慎部长的讲话,更觉得这是新闻传媒界改革很清新的风吹过来,特别的亲切,让我回忆起以前。

  黎婉仪作为财经媒体人,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而且已经公司化。我觉得特别的亲切,也特别的幸运,特别开心。作为资深财经记者,我从1990年6月份开始创办全国第一个证券市场媒体,90年12月份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才成立。我们在交易所成立前半年就创办了《上海证券市场》,到现在三十多年,我对财经媒体、财经媒体人特别有感情。我想简单谈三点:

  第一、我自己是搞纸媒的,我个人觉得内容一直不会死。举一个简单例子,喜马拉雅让我去做一个收费节目,它在去年12月3日举办了知识收费日,一下子那天就有6000多万的流水。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现在是怎么样通过一个途径,不管你是在纸媒,还是在电视、广播、新媒体,我不相信内容已死。

  第二、财经媒体,我觉得是在传媒领域里面非常有前途的一个媒体。财经媒体从大到国际国内的大事,从小到每个人的口袋,还涉及到我们的投资心理,还有互动,甚至还有很多故事,特别特别重要的是财经媒体有很多专业知识。财经媒体不能靠听风,听消息跟风。有很多专业知识需要传授,这个传授必须要通过一个平台,财经媒体尤其是有相当发展前途的一个媒体平台。财经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种种形式把它串起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平台。刚才黎婉仪说第一次融资是80多万,我觉得你8000多万、8亿多都可以看得到。

  第三、我退休以后也上电视节目、财经广播,我每天都会做《对话贺宛男》,实际上就是解读财经热文,给投资人一个参考。就算不堵车,广播现在也是大有发展前途。广播是轻武器,你自己做好音频就可以上传。包括我读英文的音频,一上传就有很多人听。黎婉仪从广播作为起点,又涉及到电视、新媒体,确实在这块更有突破口。

  最后我想说主流媒体,我们都是来自于主流媒体。现在黎婉仪就在主流媒体成立工作室,而且又公司化,这点线年开始来广东,三十多年过去了,广东开放、开明、大气。祝黎婉仪工作室:一路遇见,一路向前,一路跨越。

  跟传统媒介盈利模式不一样,传统媒介盈利模式主要是靠版权内容变现和广告传播,信息时代媒介的盈利模式是价值变现。谈三点意见,第一、什么样的信息媒介可以价值变现?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互联网的公众、网民对信息有三种基本需求。第一种是满足好奇心,这是我们媒介有史以来存在的第一个条件,当然现在不够。第二个是服务性,信息要对我有价值,这个价值主要是能为我服务,这个服务从信息来看,它主要是提供一些自己的决策辅助。我要做什么变化,我要买房、理财、上学,有没有一种有用的信息?第三个是公共性,这是反映深层次的,更多对于精神和权益的追求。但不管怎么样来讲,有效的信息媒介应该是满足这三种需求。

  第二、什么样的资讯产品可以价值变现?这点我目前只能从现实实践来看,我研究了一些最近可以进行价值变现的财经类的资讯媒体,以他们作为代表。我发现有三类媒体形式是可以价值变现的。

  第一类泛财经的新闻信息提供商,它主要是一种信息的基本信息流,也算不上服务,它注重趣味性,浅层的应用性。

  第二类是金融服务提供商,金融服务提供商跟前面的泛财经,它服务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前面是一般的公众,后面是专业领域的投资者。

  第三类是版权市场,它像传统传媒提供的内容,这种提供的内容不光是原创,还是独创,这些内容是需要知识付费的。

  第三、如何价值变现?我现在总结了两种模式,也许不能涵盖未来财经媒体发展的趋势。但是从现在来看,这两种模式是可以变现的,并且已经获得变现的规模。第一个就是知识付费。第二类是互联网经济里面非常流行的资本运作,就是融资。

  我刚才仔细听了一下黎老师工作室的产品,产业链里面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就是金融教育。金融教育真的是目前财经资讯类产品中特别缺的一环。财经特别讲究它的应用型,但应用型的前提是我们的工作已经具备财经知识。但是现在的卖点应该是垂直细分到基础,最基础的那个规模。当然这个规模因为消费能力的有限,可能内容变现,我不是特别的看好。但是我特别看好你的价值变现,能不能你的流量规模上去、内容规模上去之后进行资本运作。我非常看好黎老师的工作室,也特别看好广东媒介融合的生命力。

  永远走在新闻的一线是特别难得的事情,我本人是深有体会。今天有一页PPT,一个是自己的感悟,一个是给黎婉仪一点建议。

  实际上今天我们在看媒体的融合,可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媒体跟受众之间关系的改变。过往我们是传播信息,今天我们更重要的是连接受众。连接受众的角度来讲,传播信息甚至不是我们第一位的要义,连接受众才是我们真正的第一位要义。你连接不了受众,你传播信息都会受到质疑。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广播,包括传统媒体,站在媒介这个角度来讲,不仅是连接人和服务,还要连接政府和社会,这才是我们当仁不让非常重要的要义。从这个角度来讲,广播有非常好的连接介质,那就是主播。这个主播,黎婉仪是其中一个代表人。广播很难连接一个一个受众,但是主播可以,一个主播背后站着十几万的受众。当我们拥有五个、二十个这样的主播,连接受众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是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相抗衡的介质,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广播的价值,我们可以再探讨。

  第二、广播的转型需要什么?广播本身就是一个大生态,传统媒体不能妄自菲薄的重要一点,就是广播的平台生态一直是在的。全国广播电台的受众是6.8亿,2800家广播电台,6万名主播。这样的生态平行放到互联网平台也是很罕见的,如果在这块能在我们体制内,像广东一样做有效的激活,我相信这是传统媒体非常好的涅盘机遇。不管是平台、技术、连接、商业、服务、价值,这些都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转型条件。

  最后是目标,我一直说不管黎婉仪的工作室是怎样的,你是怎样的赚钱或者是理财的目标,三个目标要有。第一个叫重构音频的能力,只有对音频有更高的技术监管能力,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东西。包括我提到的传播信息的东西,包括重构服务和价值。重构服务和价值之后,我们新的商业模式又诞生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期待广东有新的探索,期待广东一直是领风气之先,领全国媒体之先,给我们做非常好的样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