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人物周刊 深陷旋涡的俞敏洪 后悔上市新东方!

  • 2022-09-14
  • John Dowson

财经人物周刊 深陷旋涡的俞敏洪 后悔上市新东方!

  《财经人物周刊》重磅来袭!我们将为您讲述那些有突出成就和造诣的财经大咖,展现属于这个时代的财经智慧和精神,为您生动地呈现出一幅翔实的人物画卷。

  本期节目,我们来聊聊俞敏洪。俞敏洪,新东方董事长、前北大教师、全国政协委员。在很多人看来,无疑他是为成功人士。不过2018年,对于俞敏洪来说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首先是他创办的新东方发展遭遇了多重“打击”,受到线下扩张受阻、史上最严“禁补令”等因素影响,新东方营收大幅下滑。根据财务报表显示,净收入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净利润亏损2600万美元,同比下降750%。这是新东方近7年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其实,俞敏洪早就说过,新东方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上市。因为,在他眼里教育追求的是稳定,而资本市场追求的是业务快速扩张。这两者被股票结合起来,让教育变得不像教育,资本不是资本。

  虽然这个观点被之前的创业伙伴徐小平讽刺为:没眼光,农识,丧失了成为全世界最大教育集团的机会。但俞敏洪似乎总是纠结于此不能自拔。他的创业伙伴随着新东方的上市,大多已经套现跑路,做风投的做风投,搞电影的搞电影,只留下这位孤单的创始人,还在苦苦支撑。

  俞敏洪遇上的另外一件事,是涉嫌对女性的评价。在2018学习力大会上,俞敏洪表示:“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堕落才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俞敏洪的这番表态,被质疑为对女性的不尊重,性别歧视。但这恐怕和俞敏洪的个人经历有关。

  众所周知,俞敏洪的母亲李八妹十分强势。在人事和经营问题上,李八妹“垂帘听政”,新东方风吹草动,“上午发生的事儿,不超过晚上就到了老太太的耳朵里”。1997年夏天,俞敏洪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在李八妹开的饭馆包间里吃饭,俞敏洪听见外面母亲又哭又闹,徐小平和王强都看不下去了。王强说: “老俞,你能不能对你妈发一次火镇住她,以后就不会这样了。”俞敏洪站起来向外走去,叫了一声‘妈’,然后当着屋里屋外的一大堆人扑通跪下了。这让当时的合伙人们十分失望。

  在王强当CEO的时代,俞敏洪说:“新东方所有人员重新聘用,王强一个人说了算,你当CEO,想开谁就开谁。”王强试探性地问道:“所有人?包括你老妈?”俞敏洪一开始很笃定地回答: “当然包括。”可是没多久,俞敏洪又跑回来乞求道:“王强,你开谁都行,希望能放我老妈一马。”

  另外,在俞敏洪教学和演讲中,他会以他和妻子的过往作为谈资,俞妻是他留校任教后追到的学妹,觉得“他可怜”才决定和他相处。而那时俞敏洪的教师身份对学生而言还是处于优势的。婚后,俞敏洪在校外兼职、试图出国、创业其实都离不开妻子对他的呵斥:嫌他窝囊。

  在这样环境中生存着的俞敏洪,难免会因为压力口出狂言,但俞敏洪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继续往下说。

  上世纪60年代,俞敏洪出生于江苏省的一个山村。虽然俞敏洪的家庭很普通,但是从他的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厚,学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处世态度。

  比如,他说过他小时候,没什么人愿意和他玩,但他很想交朋友。他有一个阿姨在上海,每到过年就会给他捎两斤水果糖。俞敏洪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对农村小孩来说,水果糖非常珍贵。大多数孩子会自己吃掉这些水果糖。但俞敏洪没有,相比于吃糖果,他更想交朋友。出于一种急迫的想交朋友的心理,他将水果糖留着,勾引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小孩子总是很单纯,听说有水果糖吃,就会去找俞敏洪玩。于是,俞敏洪将自己的水果糖分享出去,收获了友情。

  新东方创办后,他将王强、徐小平叫回来共同创业。俞敏洪说,做大新东方的过程就是他小时候不断分糖的过程。他会不断将自己的利益分给“伙伴”。比如,新东方在上市前,需要对资产做出评估,那些桌椅板凳,都是俞敏洪创业之初置办的固定资产,按道理,作价时,理应属于俞敏洪,但他将这些资产悉数分给了他的创业好友。从这点来看,俞敏洪为人不小气。

  身处农村的俞敏洪,认为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才能实现他命运的转变。为此,他经历了三次高考。第一次高考,他只想考上江苏省的师范专科学校。但即便如此,也没有通过。师专的英语录取分数是38分,他只考了33分。第二次高考,英语成绩从33分涨到55分,但是和他想读的大专学校还是有5分之差。他想,还差5分,明年肯定能过。就这样,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居然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其实这和马云比较像,马云也是经历了三次高考,才考上了杭州师范学校,从这点来说,马云和俞敏洪都具备了坚忍不拔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对创业家来说,是必备的素质。

  考上大学的俞敏洪,其实并不快乐。他是全班唯一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与那些衣着光鲜、家境优渥的同学相比,又穷又土的俞敏洪,和他们根本插不上话,还经常受到嘲笑和冷落。连他最引以为豪的英语,到了大学也不太行了,“哑巴英语”的缺陷暴露了出来,上课常常听不懂,一开始在A班的他被分到了C班。后来又从C班调到英语听说障碍班。

  大学毕业的时候,俞敏洪对着全班同学,讲了一个雄鹰和蜗牛的故事。他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还有另外一种动物,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而且,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掉下来、再爬。但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中国合伙人》拍完了以后,徐小平给俞敏洪发短信,说这部电影你看了之后,一定会为你在电影中的形象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场晕倒。于是他们就一起参加了这部电影的首映式,但俞敏洪却觉得电影把他描写得太窝囊,很不爽。找了个女朋友,结果女朋友跟老外跑了;给学生们上课,学生们全部跑了;好不容易跟领导打交道,被领导开除了;做生意自己做不起来,还是一大帮朋友跟着做,结果才做起来;然后合伙人们想要上市,还坚决不同意上市。所以俞敏洪就找到他的大学同学,说你看了《中国合伙人》吗,他说看过,俞敏洪说电影中成东青这个角色描写得这么窝囊,符合事实吗?结果他说,老俞呀,你在大学的时候不光窝囊,而且挺猥琐的。

  不过,有关俞敏洪的创业过程,其实也是阴差阳错。毕业之后,他的同学们大都选择了出国,还有成绩好的,被分配到了外交部,外经贸部这样的单位。但北大当时缺老师,当时的系主任死活要把成绩排在最后的5个人留到北大,就这样,俞敏洪成了北大的教师。

  但当时北大的薪水并不高。为了谋生,俞敏洪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班,为出国留学积攒学费。但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这个梦,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再次上课时,学生对俞敏洪的异样眼光让俞敏洪感受到,北大已经待不下去了。1991年,俞敏洪选择辞去北大英语老师的职务。从那以后,他就挂靠在一家叫做“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里做英语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缴15%的管理费。

  他在中关村二小租了间平房做教室。干起了夫妻二人店。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心的狐疑。他就开始了推销自己的活动,好说歹说,让学生留下来,但刚交完钱,这两个学生就又要了回去。

  后来他心生一计,现在学生少,不好赚钱,不如就办免费讲座。于是他写了一个广告,定了中关村二小的大教室。没想到,晚上来了两三百人。挤得满满当当。场面特别壮观。俞敏洪精神倍增,侃侃而谈,超水平发挥,两个小时下来,效果特别好。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全场没有一个先行离开。

  这是俞敏洪在北大都从未有过的经历。没过多久他就租了间图书馆,虽然场地大了许多,但还是有好几百人进不来,他就干脆到户外去讲。凛冽的寒风中,他站在一个大汽油桶上,像志士一样慷慨激昂,讲得自己都热血沸腾……

  1995年,俞敏洪来到北美,那时,他已经赚了很多的钱。当时,为了证明自己不再是北大的穷小子,还特地买了一件皮夹克。在加拿大,他见到了当年他的老师,徐小平。那时,徐小平非常落魄,看到俞敏洪的创业经历,马上就动心,决定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创业。1996年,他的同窗好友王强,也回到了中国,加入俞敏洪团队。

  就这样,昔日北大的好友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陆陆续续从海外赶回加盟了新东方。而且,从那时候起,新东方进入了快速的增长期。招生人数每年递增100%以上!仅仅六年的时间,学生人数由1994年的3500人次,增加到2001年的25万人次。增加约71倍

  然而,有关新东方上市的故事,同样充满波折。他们当初最早有这种想法,是徐小平这些海归们促成的。后来,他们就找来一家国际投行辅导新东方上市,这些投行的工作人员找高管谈话,每一个人都在谈新东方的问题,再后来,就抛弃了问题本身,谈感情,说着说着就嚎啕大哭,最后,把问题都推给了俞敏洪,说俞敏洪的人品有问题。

  不过不管如何,新东方最终还是上市了。而上市之后的这十几年,对新东方还是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但俞敏洪的财富确实翻着跟头往上走。有人说,聪明,超强的韧性,阅历丰富,口才绝佳,这些都是俞敏洪具备的素质,有这素质,不成功都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