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宏观周期规律 看清事物本质

  • 2022-08-09
  • John Dowson

分析:研究宏观周期规律  看清事物本质

  股票价格的涨跌,表象是买卖的交易数据,K线图反应的量价时空。然而本质是市场交易主体(散户,公募私募,北向,社保保险,游资,等等)对价格预期的交换过程,也就是人的金融行为学。

  每个投资者在买股票的一刻,心中的花已经开了(心中的预期),而后纸上的花(股票价格)也许会按照心中的花去兑现,也许不会。最终都会被树上的花(真实的业绩)所证伪。

  过去三十年股票市场的进化过程就是,从单纯的心中的花到纸上的花形成的二元世界博弈行为,逐渐过渡到心中的花,纸上的花,以及树上的花,三元世界重构的投资行为。(解释一下,过去不看业绩,只当股票是筹码博弈,单纯的炒股票,现在的股票是企业的股权,与企业的业绩息息相关,市场中有人炒,有人投资,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投资价值观。)

  信息,和逻辑,产生预期(不同人心中的预期,以及心中的预期和实际的业绩,既有博弈过程,又有投资证伪过程),最终产生的预期差,而后得出结论(反应到股票价格),最后由数据证伪(滞后的业绩)

  两种博弈,第一种,就是在业绩没有兑现之前,不同人的预期交换,跟随市场的政策,消息,资金,情绪形成的随机波动。这是早期散户和机构都看k线图的情况下,一种传统博弈行为。

  另一种,就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也是投资者对信息解读,逻辑推理之后,对未来的业绩数据产生了不同的预期差。这个维度的博弈已经高于早期的人与人的简单博弈,而依托于对已有信息的解读能力,对未来进行预判,谁更准确,谁就有可能利用情绪的波动带来的机会,获得超额收益?这就是最近几年,机构通过强大的调研和分析工具等手段,获得比散户更加有效的信息得到更加贴近于未来业绩数据预期,再利用市场的情绪波动,收割散户的一种博弈行为。

  一种投资,这一点必须参考以外资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建立的真正的弱者体系,持有公开透明度很高的企业。企业本身在成长的行业,有足够的核心壁垒,成为优质的核心资产。稳定成长是关键要素。(我最近调仓的股票,都是高频数据很透明,有大量机构调研,被市场研究很透彻的企业,只要抓住这些企业未来股权是否伴随业绩成长不断增值的关键锚定,就可以规避以季度为单位的,机构收割散户的基本面博弈,也可以忽略短期的情绪带来的技术博弈,而真正专注于股权本身的投资价值研究中。)

  提醒一句,市场主体由散户走向机构化时代,市场博弈的纬度不断提升,以前简单的信息不对称,听消息,看图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新的博弈框架是以逻辑链构建的,非是简单的信息串联而是把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度耦合的过程形成逻辑链。

  (解释逻辑链,比如我的文章,很多投资者应该读过很多文章,读我的文章或许有不同的感受,因为逻辑会更加缜密,结构会比较清晰,每一个点尽量讲通透。例如开篇这一段,通过三种花构建的预期,引出基本面预期差的博弈框架,进而引出两种博弈行为,一种投资行为。后面我要讲的是我为什么从博弈行为走向投资行为?这就是逻辑链思维,也是一种方。投资的世界,认知将成为真正的鸿沟,以前的投资者多靠天赋和勤奋解决简单的问题,未来需要靠系统和方解决复杂的问题。这就是资本市场的进化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最大的问题是对手盘越来越少。很多做技术趋势的投资者会发现,看技术形态越来越不准,以前的常识不好用。没错,注册制之后市场出现了割裂的20cm,散户开户数据比2015年低很多,两融数据被压制,场外配资被管控,散户买基金,监管对游资的高压。从技术派的人口红利,政策导向,技术革新,都可以看出来,这种博弈模式人越来越少,政策不支持,技术博弈也在进化。虽然还会存在,但是会从市场主流行为,变成小众行为。由于监管层的导向,和人性贪婪的本性,在形成角力的过程中,我们的政策导向是更加强势的?投资者必须认清这个现实,短线博弈可以生存,但是不会是市场主流,顺势而为?

  本轮行情公募私募之所以赚的盆满钵满,就是因为他们是基本面博弈的最大受益者,基民也享受到了红利。

  不得不承认,全市场的思维模式在不断进化,平均智商在不断提升。以前心中花和纸上花的二元博弈,进入到心中花,纸上花,树上花的三元博弈,还要考虑宏观基本面,流动性政策,国际国内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公募的精英化,集团化,精细化的研究体系,散户自问有一点点优势吗?

  很多人说,学霸精英进一样会是很菜鸟,这句话我很赞同,但是精英学霸比普通的学习者,强的不是入门阶段,而是进化力,自律性,探究能力?07,09,15三轮牛市进来的精英,很多已经度过了心智不成熟阶段,而进化到高认知阶段。再加上他们有机会接触更高阶的投资分析方法,建立系统的框架,对市场的思考更加全面,而且是集团化作战。早期草莽阶段,还可以出现冯柳这样的天才,未来靠技术胜出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研究基本面根本不是散户所能达到,信息,方,工具,资金,逻辑,各个纬度都远远落后?(三十年改革开放是时代成就了很多人,而不是我们超越了时代)

  因此打不过,去买他们的基金,把钱交给投资世界的学霸,投资者可以花更多经历去研究自上而下的轮动时钟?把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博弈交给他们?

  个人用亲身经历把这三条路都走过一遍,03-07,用技术博弈,那一轮股票亏钱,基金挣到了。心智不过关。08-09,技术博弈,基本面博弈,股票挣到小钱,基金继续挣到钱,12-15,基本面博弈结合技术博弈,挣到关键一桶金。16-17,基本面博弈结合股权投资,线至今,股权投资结合基本面博弈,主资金配置基金,一部分做基本面博弈,已经完成财富质变。

  由于个人从学业到做企业到投资都属于自律性很强的人,因此过往经历都做了备忘录。例如股权分置改革大牛市,530印花税,08年十月救市,08-09四万亿行情,13年钱荒造成的暴跌和创业板疯涨,14年底大金融加中字头行情,15年杠杆牛加股灾,16年熔断,17年供给侧加白马,18全球金融市场下跌,19年春季减税行情。

  由过往的经验和认知,最终选择弱者思维,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结合基本面博弈和技术博弈。此路个人认为可通,但是投资者还必须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归化到弱者思维,慢慢变富,建立高胜率,一定赔率,兼顾时间效率的模式?(以前文章都已经论述过)

  股权投资,是基于透明信息公开的优质核心资产,伴随国家禀赋,人口红利,政策导向,技术更新。稳定成长,股权增值过程。因此自上而下找到未来中国的结构性成长机会是关键。

  之前的文章写过九大轮动时钟,其中偏宏观的轮动时钟,从康波周期,债务周期,库存周期,美林时钟,信用扩张周期,轮动时钟。投资者应该深刻剖析去理解。

  以债务周期为例,过去文章写过,03-08是外贸和房地产加杠杆,09-17是基建和地产加杠杆,18-未来是新动能加杠杆,旧动能去杠杆。

  上一篇复盘文章,已经通过图表解释了,房地产基建过去的辉煌,以及未来新动能接替旧动能的再创辉煌。这里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

  需要强调一点,当下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在2030年会殆尽,拐点是在2012年已经出现。2030年人口老龄化达到35%,2050年达到40%左右,直到2100年才会逐渐衰退?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会这么严重的老龄化,因为你我的父母,以及你我只要会老,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就会越来越严重,因为我们就是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因子,因此我们不可能战胜这个时代,因为我们就是时代的一部分。很多人还没有觉醒,因为没有宏观意识和大局观,中国最后一列伟大的成长列车已经开到你面前,但是由于无法认知而最终错过,十五年之后后悔莫及?

  结论,不要再浪费时间和现金流去投资房子了?房地产的最大对手盘就是人口周期,除此之外,债务周期见顶,供需关系总体逆转(局部类似北上广还能维持),信用周期流动性进入资本市场直接支持实体经济。这是趋势,而非一两张业绩报表可以读懂的?

  最后一列改变命运的列车,是核心资产股权投资,不是博弈,而是投资?(不要在乎什么赛道论,价值投资流派,那些都只是表象。关键是中国经济未来的结构性成长机会,在TMT产业链,大消费产业链,智能制造产业链,大健康产业链。跟随市场的脚步,顺势而为)

  中,单边上涨和单边下跌的时间占到30%,大部分时间是今年下半年这样的震荡行情。而未来随着供需关系的改变,必会形成资金分流,结构性行情状态。

  之前文章讲过,研究的方向,必须看清楚,三大因素的合力。政策导向,流动性,经济基本面,三者形成合力选择方向,三者对冲进入迷茫期。

  本轮牛市市场经历过三次明显的宏观迷茫期,第一次,2019.5-11月,由于外围形势动荡,加上流动性收紧,与政策减税,5g周期经济基本面向上,形成对冲,市场出现了宏观迷茫期。

  第三次,2020.12月,基本面复苏,外围经济政策反复,流动性预期收紧,政策预期收紧。再次形成宏观迷茫期。

  三次大的迷茫期,市场主要避险的板块,白酒,医药。很多人说这轮牛市做白酒医药科技,赚的盆满钵满,各种价值投资理论,各种基本面研究。这些因素只是一隅而非全部。

  那么本轮牛市流动性被压制的很明显,应该说是局部流动性泡沫,局部流动性枯竭,而不是2015年全面泡沫。究其原因,一方面流动性充裕的是公募和外资,游资和两融是减量,散户的弹性大幅度衰减。

  而公募和外资偏好,基本面稳定,由国家禀赋支持的成长行业,在债务周期见顶的情况下,长线资金不愿意进入周期行业,因为大资金进的去出不来?(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述公募定价资金的卖出逻辑)

  因此本轮牛市,以公募外资建底仓,游资做加速,散户高位接盘的模式,基本上出现在消费,医药,科技,几个赛道上。到了年底白酒的极致行情也是,公募锁仓,游资炒作,散户跟风。投资者无需太多情绪波动,守住自己的能力圈,不要追热点。

  (之前文章写过,长期看成长策略跌下来敢买,周期低估值策略涨上去敢卖,核心资产是资金交叉口,逢低布局)

  白酒这轮基本面博弈加上技术博弈的逻辑很清晰,由于明年一季度同比今年很大提升,因此基本面预期差成立,白酒提价超预期,加上宏观迷茫期,公募报团,形成基本面博弈。游资在其他板块无法找到立身之地,流到白酒板块做技术博弈,形成加速状态,散户受情绪影响很大,再加上其他板块没有财富效应,因此会有资金过来接盘。

  这就是宏观迷茫期下,基本面博弈加技术博弈共振的结果,由于个人是股权投资思路,在泸州老窖200左右的高点时,已经写了备忘录,强调底仓不动,即使有回撤也必须忍受波动。这样定性清楚了,大概率这波流动性推升的加速段有可能会跌回来,我的持仓在不动的情况下,也只是浮盈,又会跌回来。既然不是我的,或者说只是短暂的浮盈,就不应该炫耀,而应该保持理性?

  白酒的加速段,基本面博弈是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但是这套博弈模型最后一步是树上的花兑现,无论业绩是否符合预期,都是博弈结束,那么加速段没必要凑热闹,想配置白酒也要等待博弈期过去?而技术面博弈,是成交量和换手率,包括政策利空因素,上一次茅台下跌是人民日报的文章。不知道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是什么,但是量在趋势就在,技术高手投机一下也很正常,普通散户没有这个能力,也不要凑热闹。

  至于宏观迷茫期,个人认为一月以后,会形成新的合力,基本面复苏加上流动性回暖,以及政策面年初偏积极,外围还有扰动,总体震荡向上格局,但是看不到七月的弹性行情,就是结构性推升?

  流动性边际收紧,三月之前政策真空期。那么一季度最大的预期差变量,是基本面同比2020年一季度改善幅度最大的行业。

  科技板块,今年一季度二月大涨,三月大跌,一季度业绩比较强势,预期差不够强,局部新能源汽车以及芯片或有机会,但不是爆发性行情,因为流动性不会特别宽松。

  金融地产,保险预期差最大,银行次之,券商没有流动性加持,2020成交量挺大的,同比预期差小。地产受政策压制,局部修复性跟随,不是主线。

  周期,受益美国经济刺激计划,输入性通胀,大宗商品和出口产业链继续超预期,但是受疫情反复影响比较大?行情不会特别流畅,涨一波跌下来,再涨一波的节奏?

  所谓心智成熟,就是对自身的认知达到客观理性。投资者往往高估自身的能力,在没有发生的事情上,多以乐观预期对待,高估自身的能力?

  记得七月到八月,新增粉丝非常多,由于单边行情,投资者热情度很高,新的散户很多。但是长时间震荡行情,追涨杀跌热情与乐观预期消耗殆尽,投资者逐渐理性,开始认清自身的问题。

  这就像硬币的两面,涨与跌,盈与亏。投资者必须通过现象看本质,用第二层次思维思考。最近有很多投资者认为买基金就是理财,说实话,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而且越来越多基民如此思考的时候,那么牛市最好的收益段就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投资者买入任何一只股票或者基金,都要把预期的另一面想透,做好对冲方案,非单边上涨的市场,有涨就一定有跌。闭环思维,对冲策略,分散持仓,仓位管理,都是对预期判断错误的保障系统。

  大家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坐飞机要买保险?骑自行车就很少买保险?为什么越有钱的人越重视对冲策略保障机制?

  因为越大的资金,风控意识越强,小资金做投资的态度就像是高空走钢丝,关键问题是还不自知?太多人认为,捞一把就走,买基金可以理财?

  这些预期是真正的事物本质吗?尤其是买基金当理财的行为,中国人理财是刚兑思维,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说取消刚兑,但是投资者骨子里的躺赢心理,一时间很难改变,而买基金等同理财,换句话说就是,低风险高收益,那不就是P2P.吗?

  个人研究投资基金十五年时间,花费大量时间跟踪中国最优秀的四十位基金经理,五大类型的策略,用一套基金组合对冲风格轮动,用仓位管理做牛熊的周期回撤管理,用定投和止盈法则做收益兑现。同时对每一位基金的价值观,风格,择股,择时能力度分析。

  客观来说买基金肯定比买股票要容易很多,但绝对不是理财之地,投资者一定要记住股票市场是财富再分配的市场,高认知的人赚取经济增长和低认知的人钱,产业资本融资赚取低认知的人的钱,国家印花税还是赚取低认知的钱。而什么是低认知的状态,最大的特征就是永远只看到硬币的一面,也就是单线开环思维。这和智商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思维模式。

  下半年的行情,如果持续关注备忘录的投资者都会知道。我在这次配仓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重大失误,就是基建产业链的超配,由于数据的证伪,必须进行调仓,这个时候一定会有抄作业的朋友,抱着散户思维,不解套不换股。一方面对自己持有的标的抱有幻想,一方面不知道换过去的标的是不是有问题。

  买入是因为,基本面博弈,由于疫情经济收缩,产业链需要加杠杆,因此逻辑先于数据的预期差是,基建加杠杆。而结果是,国家定力超强,基建产业链不及预期。因果不是因为股价或者技术形态破位与否,是基本面博弈预期差和证伪过程。因此买入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卖出原则,要么预期差成功,止盈,要么预期差失败止损。通过这个案例,希望长期关注的朋友能有所启发,稳定的交易系统在于逻辑闭环,盈亏同源?

  对于上海机场,包括中国平安,也已经制定了闭环策略,等后面行情做完了可以复盘一下。(希望真实的案例能够有价值,而不是推荐股票或者秀收益?)

  之前反复提到过,买入的股票估值是否具有安全边际?对自己持有的标的是否足够理解,越跌敢买入,留有现金,永不满仓?企业的总体发展是否具有成长性,业绩在增长?

  每一次买入股票都会审视自己的持仓,例如券商的配仓,优势在于买入阶段估值足够低在1.2倍pb.。上海机场估值在逻辑定性的安全区,有足够现金敢买入,业绩未来的永续经营现金流不受到本质影响。平安的估值在中位,不具备足够的安全区,有足够现金可以补仓,一季度业绩成长有预期(那么平安这个位置拿,就需要跟踪短期的业绩数据,关注证伪,因果逻辑一旦打破,就要止损。)

  第一个故事,大秦帝国第一部,秦孝公主张,商鞅,太子杀人犯法,太子傅也是秦孝公的大哥受罪牵连,商鞅为维护变法根基必须行割鼻之刑,秦孝公为大局坚定,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前因后果不言而喻?然而故事没有结束。

  第二个故事,大秦赋,这周无意间看到这部电视剧。正好演到嫪毐谋反,秦王政在加冠之前,就已经知道嫪毐必然谋反,但是秦律必须先有实证再做处罚,这与第一部中的商鞅强调大秦律例没有特例,一脉相承。即使是王权不可僭越,当时吕不韦欲杀嫪毐,秦王政阻止,语意中隐含杀嫪毐是短期受益,然而致使大秦律法根基毁灭,何谈一统天下?必须等嫪毐行叛乱之实再做处罚,当然也有碍于太后,没有实权的因素在。

  然而从第二层思维,结合秦国六代国君维护变法所付出的代价,大秦之根基乃是依法治国,如果秦王政以一己之私置秦律而不顾,那么商鞅变法牺牲的老秦人,六代国君在天下大争之世下,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又当如何?

  过去几年为了践行交易纪律,经常需要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中做平衡。也因为坚守纪律错失机会,或者造成短期利益受损,但是拉长周期看,正是因为有了交易纪律的保障,才使得交易系统日趋稳定,日渐完善!

  交易纪律和短期利益的矛盾点,举个例子,假设交易中,设定的止损,到了止损线是坚定止损还是破坏纪律?

  假如没有止损,股价没有跌下去,反而涨了,会不会形成负反馈,就是幸亏没有止损,言外之意就是幸亏没有遵守交易纪律?如此往复,交易纪律形同虚设,还是以预测准确为核心,没有任何保障系统?

  假如严格止损,后面股票没跌涨起来。首先说明,我严格执行交易纪律,心智是成熟的。那么止损点设置是否有问题?是认知的问题,可以通过大量回测模型去优化,没有绝对准确的止损点,只有相对胜率的风控系统。

  反过来,没有止损,最后成功了,进而永久性破坏交易纪律。致使一次巨大的亏损。这个问题,就变成两个变量需要修正了,到底是心智问题,还是认知问题?

  有止损点止损,效果不理想,这是认知问题,可以通过学习,优化,不断提升。那么这是有解决方案的通路。

  优秀的投资者,先拥有优秀的品质和交易素养,永远不要忽悠自己?逻辑在交易之前,错了要勇于认错,坚持交易纪律,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不断探究成长的过程。

  1.β的弹性被压低,15年,07年能够明显清楚牛市的泡沫,而本轮行情到现在也只是结构性泡沫,这就像脸上的脓疱,不一定都是破溃,有的会被时间消化吸收?因此这轮牛转熊是不是用破溃的方式,还是一定幅度的调整加时间消化,类似美国的?

  2.资金割裂状态严重,高估值泡沫板块持续有资金顶住,没有泡沫的板块没有资金关注,很多投资者认为资金会像过去牛市一样从高流向低,但是现在的公募机构资金很多是主题配置,而且是被动配置仓位,他们也许会放弃低估值的短期脉冲行情,坚守自己的能力圈。而周期股,没有长期基本面的支持,长线资金不愿意大规模加仓,只是短期的资金博弈状态?

  3.国家政策的调控。全面牛市不被管理层认可,因此市场没有政策共振点,而结构性行情是震荡攀升过程,符合市场导向。

  4.本轮行情基本面,流动性,情绪亢奋。基本面有了,流动性和基本面是错位的,只有七月份是共振点,但是情绪刚起来被打下去了。因此可能未来越来越少看到情绪亢奋期,没有快速致富的贪婪预期,市场很难重现牛市顶峰状态。

  以前多是技术止损,清仓式离场。本轮行情或许需要通过期权保护,以及一定的减仓,一定的调仓换股来完成对冲,同时还需要忍受一定的市值回撤?

  如果未来行情弹性过高,以大幅减仓为主。如果迟迟没有放量拉升过程,以调仓核心资产为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