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技术博弈的宏观认识和底层逻辑

  • 2022-09-21
  • John Dowson

对中美技术博弈的宏观认识和底层逻辑

  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新技术限制,代表了美国现任政府所奉行的脱钩政策的升级。尽管两个大国之间的疏远由来已久,但在川执政期间,它已成为一场全面的冲突。

  虽然这两年有达成一些贸易协定似乎化解了贸易争端,但目前的博弈重点是技术领域,尤其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领域。此外,面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在“隐患”,美国两党是少有的有广泛共识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后果可能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其实贸易冲突本身就已经包括早期的技术限制,例如关税增加和对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品出口的控制。当华为及其子公司被添加到美国实体清单时,这些限制的基调被提了出来,该清单详细列出了被认为对美国构成威胁的个人、机构和公司。就中国科技公司而言,美国政府通过这项措施试图阻止他们在生产商品和服务时使用美国技术。

  美国大幅加强了对华为和中兴通讯等其他大型中国科技公司收购美国技术的限制。在高度集成的全球信息技术生态系统中,就是不让中国参与。这实际上造成的最终效果就是停止向华为供应高端芯片。这个举动一点也不出乎意料,毕竟老美对自己的小兄弟干这种事也是由来已久了。

  自与中国的经济和冲突升级以来,美国在科技领域提出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在中国境内经营的美国公司被施加的转让技术的压力;政府援助中国科技公司收购美国公司;通过计算机网络窃取敏感的商业信息。

  然而,这场冲突背后的真正动机更为深刻:中国的技术崛起及其对美国主导地位的威胁。与基础制造业一样,中国在信息通信技术竞赛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领域被视为我们正在进入的新工业的关键。例如,在短短 20 多年的时间里,华为已经从一家本土公司发展成为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设备销售的全球领导者,尤其是在移动销售方面。

  此外,美国认为中国在、地缘和社会方面是一个非常不同的霸主。在这方面,美国并不是唯一反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国家。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在美国的要求下禁止在其5G网络中使用华为设备。

  美国的一些家将美中竞争描述为修昔底德陷阱的典型案例——指一个新兴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一般来说,这种趋势有利于新兴大国,因此占主导地位的大国有竭尽所能阻止它走上正轨的必要。这其实表明美国的做法是有一定的理性因素的。

  但是两国之间的技术斗争会产生重大的经济后果。因为两国存在强大的经济联系,脱钩过程并不容易。例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龙头企业年市值就达1.3万亿美元,几乎是中美贸易额的两倍。

  两个经济体之间密切联系的另一个迹象是美国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高存量以及销售额方面的表现,特别是美国在亚洲国家的大部分外国直接投资其实都集中在中国市场本身的销售上。

  中美之间的双边外国直接投资流动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争端对两国的直接影响的迹象。其中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最为明显,最近几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几乎为零。

  这里还必须指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行业的博弈对其他主要行业和国家具有连锁反应,因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参与者之间的争端必将产生全球性后果。例如,欧洲高度依赖中国设备来部署其5G 网络(这是新工业的关键),这限制了它可以与美国建立的伙伴关系。

  当前的科技战争也有可能削弱或遏制国际科技治理领域的进展。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破坏经济和社会的能力需要国际标准制定,以尽量减少这种破坏性影响。然而,在两个领先的技术主体卷入战斗的环境中,合作是困难的。事实上,当合作失败时,全球进展就会受到影响。当年是中国无人机帮助扑灭了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法国很快修改了立法,允许无人机飞越首都。但如果放到现在,中国产无人机可能就不能出现在巴黎上空了。

  这些就是比较宏观层面的前因后果,小编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忌惮中国的技术进步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做法其实看似偏激,其实更多的是理性,毕竟这是地表上唯一一个有机会挑战西方制度和其价值观的国度,一旦全面崛起,当下世界的运行规则必将大变,且一定不是他们想要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