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货币需求政策来说需要关注的六大点

  • 2023-02-18
  • John Dowson

对于我国货币需求政策来说需要关注的六大点

  货币需求分析是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前提和参考依据。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提出,我国货币需求管理面临着新变化,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对我国不同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并有效管理尤为重要。

  货币需求政策管理是以我国政府部门为主体,借助利率、再、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对社会货币需求总量产生影响。

  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大量人民币的储蓄,在此情形下,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货币需求管理政策,则会引发民间储蓄失控问题,从而进一步阻碍宏观经济的发展,使得其逐步脱离正常轨道。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的资产选择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日益紧密,将进一步影响到实际经济发展状况,这也提出了对货币需求管理的高要求。

  我国目前所实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货币供给政策,但单从供给管理方面往往难以达到宏观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需求管理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注目。毋庸置疑,发达的商品经济属于货币经济的范畴。

  从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从应用现状来看,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调控的货币政策为主,而忽略了货币需求管理,这显然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

  鉴于此,在对货币实行供给管理的同时,必须迅速加强货币需求管理。我国目前所实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货币供给政策,但单从供给管理方面往往难以达到宏观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需求管理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注目。

  一、货币需求总量可测度为完善我国的货币需求管理,满足不同宏微观主体的需求,对当前货币需求总量的测度是重要前提,因此需要逐步完善货币需求总量测算的模型,以逐步克服需求管理的不确定性缺点。

  在测算指标、方法等方面的选取上,有必要从不同经济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选取恰当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规模测算,如利率、汇率、个人收入等影响因素,动态把握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的变化趋势。

  二、把握利率调控机制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率不仅可以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还可以引导资金的流通方向和优化合理配置。

  然而,由于我国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弹性不足,即便我国多次上调基准利率,仍然未能有效约束经济过热现象。更重要的是,利率体制僵化逐渐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利率市场化的问题逐步凸显。

  为解决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传导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有必要实时追踪我国CPI走势,搭建起名义与实际利率内在联系的桥梁,在现有利率传导渠道的基础上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与优化,提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空间。

  同时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由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运行机制,提高利率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增强我国利率对于货币需求弹性,逐步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逐步发挥主导作用。

  三、寻找均衡的货币供给量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对货币需求的管理也应该考虑从货币供给的角度,货币供给会影响货币需求的变动,社会所需要的总货币量最终还是受制于央行发行的货币供给量。

  因此央行应强调好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使发行的货币量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使之与社会的货币需求量达到一定状态的均衡,通过协调两者的规模变化最终影响货币需求总存量。

  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为影响我国货币需求调控的又一重要因素,传导机制考察包括主体、路径、客体等多个维度。

  中央银行作为传导机制的主体,通过利率等政策工具影响金融机构进而对微观客体的货币需求偏好产生影响,同时,通过微观客体的经济后果判断货币政策实施的成效,为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发布和执行提供参考。

  我国GDP与各层次货币需求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但是近几年来我国M2增长率长期高于GDP,这也使得两者的比值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货币需求不稳定性加剧,这就意味着宏观政策不能顺利地作用于微观客体,即政策效果不佳。

  由此可以看出,有必要加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管理,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减少政府部门对金融资本市场的过度干预,从而切实强化货币政策效果。

  五、促进金融制度改革相配套在货币交易范围迅速扩大的同时,如果没有相应的金融制度改革相配套会造成货币交易范围扩大与货币功能强化的不平衡。此外,金融机制不完善不利于调节货币供求和合理促进资金利用率的作用。

  这会导致两种不平衡:一是使现金使用量急剧上升,对M0的需求急剧上升;二是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替代弹性较小,经济主体需求更多的现实购买力,对M1需求规模扩大。因此,需要促进金融制度配套改革,调节货币供给均衡。

  六、预警货币需求异常波动为了保证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需要及时跟进货币需求的异常变化,对货币需求的长期趋势有长远性的预判,提高对货币政策的预见性,及时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及相辅助的财政政策,以此减少突发事件对经济的波动,减少货币需求的异常波动对整个货币市场的冲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