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盈率(股票市盈率动和静是什么意思)

  • 2022-08-12
  • John Dowson

股票市盈率(股票市盈率动和静是什么意思)

 

股票投资小常识:卖空:预计股价将下跌,因而卖出股票,在发生实际交割前,将卖出股票如数补进,交割时,只结清差价的投机行为。

在我投资的第二阶段(2004-2014),我的投资策略是高成长股的接力式投资,选取的标的主要是未来三年的年增速保持30-50%甚至50%以上的公司,优先会选择一些行业前景好、盈利模式清晰、且PE低于30倍的小市值次新股。这个思路通过当时的3篇周记便可见端倪:1,投资周记206 小小的太阳(2010-06-04)这篇主要阐述了我的选股思路,以小型公司为主,分享成长收益,叠加当时特有的高送转炒作福利。2,投资周记256 盼三年(2011-05-20)很想牢牢地抱住你(2010-09-19)这两篇大体概括了我的持股待涨策略,以长期持股为主,周期3年左右,当时重仓的股票持有期短则一年,最长的超过4年。3,投资周记302 花开花谢 (2014-07-13) 这篇主要是阐述成长股的周期特征,当时引用了《女人花》中的歌词花开不多时,堪折直须折,意思就是成长股到一定阶段就得收割,不然容易掉进所谓的成长陷阱里。很多看过我周记的人,似乎都不太明白这点,以为成长股投资就是一直持有,我这里再做一些补充。

其实任何一家企业包括个人,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通常也伴随着高风险,这两个因素是并存的,只是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一些耀眼的财务增长数据容易让经营管理层和投资者都忽视这类风险。而一旦增速放缓,企业开始面临增长瓶颈时,之前快速扩张时积累的诸多问题,如果事先没有经过有效的改善和修正,这时候就会集中爆发出来。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很多高速增长的成长型公司,到一定阶段业绩就开始大幅下滑,甚至出现重大亏损。最具代表型的就是苏宁,04年我刚转型价值投资时,苏宁电器刚上市,后面几年由于连续的高增长,成了成长股的典范和标杆,当时曾有知名博主撰文将其定义为中国的百思买。而事实上在经历几年的高光时刻后,苏宁就始终在走下坡路,而百思买则一直在持续稳健地创着新高。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环境,我也很庆幸自己刚开始做成长股的价值投资时,就确立了企业壮大后要放手的思路,然后找到下一个公司进行接力。对于那些喜欢搭车、抄大V作业的人而言,要参与这类高成长股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刚开始你可能没有看懂其中的投资逻辑,也容易因为PE高的表象而保持观望。等到股价涨到一定阶段,你觉得已经搞明白了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发展前景,而且这时候PE似乎降到合理,你便开始放心大胆的参与,毕竟大V加持的股票你会认为通常都要涨很多倍,而这时候很有可能你就买在了成长周期的顶端。而成长股的周期和周期性行业又不一样,行业的周期是有轮回的,而成长股达到周期顶峰后,如果管理层没有足够的能力,大部分都会从绩优股沦为垃圾股,而且很长时间都难有起色,甚至还面临退市风险。当然少数准备充分的公司,在经过一定时期的整固后,又会面临第二轮高速增长或是维持长期稳定增长,最终成为优秀的大型公司。

投资周记0206----小小的太阳

今年的股市和05年感觉颇有些类似,都是大盘不振,但个股却存在不少的套利机会,如果只是一味盯着指数做股票,今年可能就不太容易获取好的利润。事实上,早在03-04年股市还处在相对熊市的阶段时,我就已经意识到个股和大盘是完全可以独立的,因为我发现那些被我扔出去的股票比如振华港机、张裕B、中集B都没有随着大盘进行调整,反而是不断刷新历史高点。鉴于有了这些经验和教训,04-05年我也就做了个大胆尝试,坚定持有手中的股票,不去理会大盘的波动,这个尝试也终于在05年被市场所认可,大盘下跌接近10%,我的收益却接近翻番。既然尝到了甜头,我也就一直将这个方法持续下去,通过这么多年的坚持和不断修正,我也从这个市场取得了令我满意的回报。从赚钱方法的角度来说,我这属于价值投资,就是在价值低估的时候买进好企业,然后一路持有不动摇,直到价值高估或者有更低估的投资品种出现后再抛出。从投资眼光的角度来看,我选择的投资品种基本是好行业里面的小公司,这个小并不是说企业的影响力小,而是指企业的规模还不大,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偏小,但在业内却具备较强的领先地位,就像林园所描述的那样,婴儿的股本,行业的巨人。

07年的那一波大牛市中,价值投资成了市场的主流,尽管大部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价值投资的真谛,以为简单的长期持有行业龙头就是价值投资,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外价值投资的成功范例在当时对中国股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价值投资为信念,盈利目标再也不局限在30-50%或者翻番的范畴,而是努力寻找tenbagger(意思是几年内能涨10倍的股票)。如果以4年为计算周期,从07年到10年实现tenbagger的股票有不少,但真正在股市实现个人财富增值10倍的却并不多见,所以现在tenbagger这个词在股市提及的频率越来越少,似乎都快被人淡忘了。为什么个股能tenbagger而大部分股民的资产不能tenbagger呢?一是抓到了好股票,没有长期持有,而是反复折腾,当然短线技术和波段操作特别厉害的则要另当别论,这些人可能会取得远远超过10倍的收益,但常人很难做到。二是持有的股票有问题。有不少人也不怎么折腾,拿住股票几年不操作,但并没有取的很好的投资回报,这就说明选择的企业已经不具备tenbagger的潜质。有的也拿的是好公司,但却并不是低位介入,而是在股价已经有了10多倍的涨幅后才参与,这种股票如果你还指望他能tenbagger就相当不现实。从历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次新股是产生大牛股的摇篮,而次新股往往股本规模都不大,随着企业的不断高速发展和股本的持续扩张,公司的市值也会逐年提升,几年之后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可能也就实现了tenbagger的收益。现在的很多大市值龙头,在前些年其实也是小盘股,比如烟台万华上市初总股本仅1.2亿,用友软件上初的总股本仅1亿,恒瑞医药上市初总股本仅1.32亿,思源电器上市初的总股本仅5300,这些股票上市后股本和市值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也成长为业内的巨人,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相反,那些一上市股本就很大的公司,尽管当时就是行业里的龙头,收入和利润总额在业内都是数一数二,但这些年股本的变化并不太大,这种股票更多的是波段机会,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很难有丰厚回报,因为即使在大牛市中这些股票上涨的很疯狂,但几年之后很可能又离当初的起点位置不太远了。所以,要想让股市里的财富tenbagger,还得从小盘股里去寻找机会,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和中小板的不断扩容,可选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对于这类品种,大多数人看到的往往是不好的一面,比如市盈率太高,高管容易套现,上市前调节利润等等,但却忽略了高成长带来的投资机会。比如某只股票价格是30元,09年每股收益为4毛,市盈率接近80倍,但如果10年业绩翻番达到8毛,股价涨到40后市盈率则降低到50倍,如果11年业绩再翻番达到1.6元,股价涨到了80元后市盈率反倒只有50倍,对投资者来说,是在30元时以80倍的市盈率买入该股合算,还是在80元时以50倍的市盈率买入更合算呢?

当然,并不是小盘股都会高成长,能最终实现tenbagger的小盘股从总量上来看,也毕竟是少数,要想让自己的财富也伴随着小盘股一起tenbagger,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你得具备一双慧眼,能从众多的小盘股中发现那些有高增长潜力的小企业。其次,你得有踏踏实实的研究,不能简单的依靠F10资料和券商研报,因为这些东西让你对企业也仅仅是产生一些模凌两可的认识,要想真正了解企业和预测企业的未来,就必须要对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必要时还得和上市公司进行一些亲密接触。第三,就是坚持,我所理解的坚持有2个方面,一是股价处于低迷甚至远远落后其他同类股票时的坚持,二是股价出现大幅度上涨之后的继续坚持。前一种坚持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因为只要你对企业有足够的把握,又能具备好的心态,一般都能坚持住。但后一种坚持就需要有远见卓识和宽广大度的胸怀,一旦你能意识到你投资的企业具备tenbagger的潜质,短期内的波动也绝对就不会在意了。试想一下,如果某只股票你是10块钱买入,股价涨到30之后又回落到15,这种50%的巨大跌幅在当时来看一般人都是很难接受的,但是当股价涨到了100块时,中间的这个过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个道理和老百姓对房价的感受是一样的,比如说你的邻居以1500元的均价买的房,而你买的时候却是2500,价格比他高了接近70%,但若干年之后,当你的房子价格升到13000的时候,这1000块的差额对你来说也就没有多大影响了。

投资周记0256----盼三年

520日是传说中的网络情人节,3年前的今天,大华股份正式登陆中小板,从此股市里又多了一位青春靓丽的佳人。也正是在这一天,我买入了1000股大华的股票,原本是打算短线娱乐一把,不曾想就此与大华结下不解之缘。如今三年过去,在全体大华人的共同努力下,她已经从当初一家市场关注度不高的小企业,成长为安防行业的龙头,而我们这些持有大华的长期投资者,也真正尝到了价值投资的甜头。三年的时间并不短,相当于我们从初中过度到高中,或是从高中跨越到大学;但三年的时间也不算长,回头看看,这三年转瞬即逝,当初的那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投资大华的这3年,很多人都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投入的这块资金目前增值了好几倍,我不否认买股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但对我来讲,这3年最大的收获,或许是自己投资理念和处事哲学的成熟,这些比股票增值显得更有意义。回顾自己3年前的投资周记,偏激与浮躁屡屡见诸笔端,企业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对人和事也缺乏足够的理解与包容。而经过这3年的沉浮,我的心态已经变得十分平和,投资风格也日趋严谨和稳健,外界对我所造成的干扰也已经降到最低,无论是股价的涨跌,或是他人的毁誉,在我看来皆不过是风烟一抹。

08年我建仓大华时,引来众多的跟风者,当然也有先买再发现我博客的。跟风者一部分是因为我之前的股票如航信市场表现较好,还有一部分是看了我的分析文章后对大华有了新的认识。买入股票之后,我就开始在博客上逐一分析这家企业,从531日的第一篇文章《大华股份探讨(1)》开始,根据不同角度接连写了6篇文章,而且还专文介绍了里面的股东情况,只要公司有重大事项披露,包括中报和年报,我都在博客中进行过详细分析。而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是从哪来的呢?一方面我反反复复的阅读了招股书,提炼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并根据招股书里提供的一些资料追根溯源,比如当时查到大华在某某城市有一家代理商,于是我就委托当地工商部门的朋友了解过几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在一些安防网站和论坛的学习和提问,以及查阅不同网站的相关报道,收集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我把这些信息经过整理和提炼,再融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也就形成当初的一篇篇分析文章。为了进一步加深了解,我也保持和公司的密切沟通,一是利用投资交流平台,二是不断给公司打电话咨询,从刚开始的小宋到后来的小王,到最后与吴总的直接沟通,至始至终都没有间断。另外,我也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和一些人脉优势,从侧面去了解公司的情况:比如委托一个在滨江开发区某家电子企业做销售的朋友不时地去大华摸底;通过一个与海康管理层关系密切的房地产人员了解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状况;甚至还与傅总的球友以及安防媒体的记者进行交流。经过这么多努力,我对公司基本面信息的掌握就比一般投资者强很多,为了让参与该股的朋友也能获取更多信息,我把我所了解的这些都毫无保留的贡献在我的分析文章上。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分析文章,买入大华的人越来越多,有长线打算的,也有短线投机的,但这时候问题就跟着来了。由于08年处于熊市,市况不佳,大华也难免走弱,加上机构普遍对电子行业有偏见,所以大华的股价也一度跌至发行价附近。而股市很多人都是逐利的,当他们发现赚不到钱时,便开始将这种责任归咎在我身上,有说我是赌徒的,有说我是庄托的,还有说我是收了公司的钱来做宣传的,最过分的就是有些人一面享受你的劳动果实,一面又想看到你悲惨的下场,当时不只一个人得意的说要抄我的底,打算等我还没解套就卖出,这样既能让他获利又能让我摆脱不了套牢的煎熬。面对诸多的不公正待遇,我感到很愤怒,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硬挺。幸好身边还有一些能相互理解的朋友,加上大华对投资者很真诚很热心,我也就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好转,更多的考验和煎熬还在后面。0811月底,大华的股票突然开始跳水,紧接着又发布了业绩向下修正的公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记得当时有个叫价值投资实践者的博友,在公告发布之后毅然割肉出局,并在博客里指责公司不诚信。为了让那些持有的投资者坚定持股信心,我一方面努力克服自己对股市恐惧的心态,另一方面又认真梳理好种种头绪,接连写了《发生什么事》和《伤心小站》这两篇投资周记,在文章里对公司的情况以及股价表现做了详细分析,并引用了蔡琴的一段歌词:无论怎样雨季过后,列车又要开往前方,还是让我们期待终点站的相逢吧。现在回头想想,为什么每次股价低迷时,都是我去给别人信心,而不是别人给我信心呢?

股票投资小常识: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经过几个月的僵持后,到了09年的3月底,大华年报的分配方案又再度把我推向风口浪尖。因为这一时期股市已大面积反弹,以东方雨虹、恒邦股份为代表的一批小盘次新股,借助年报高送转题材,股价出现凌厉的上攻,很多都是不断创出新高。而大华因为年报不送转而且分红较少,股价当天就大幅低开,好不容易反弹的成果又再次被抹杀。针对大华的这种表现,有不少当初没有把航信换成大华的股民开始议论纷纷,比如老黄鱼就认为大华这公司有分配能力却不送股,令他怀疑大华的业绩是否真实。面临诸多的压力,我长久憋在内心的情绪也终于爆发了,在当期的周记《多情总为无情伤》中,就大华的分配发表了很多措辞激烈的言论。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大华的这种分配也属正常,大家生气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股价没有表现,尤其是其他股票大涨的情况下。如果说股价一直上涨,不管是业绩下降,或是一毛不拔,相信大家都不会有这么多非议了。尽管当时情绪波动比较大,但我并没有选择抛售,因为我很清楚这个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而且之前有过这么多教训,我坚信我最后能在这只股票上赚大钱。随后我安排了去江浙一带春游,到杭州之后刚开始还因为之前发表了那篇声讨型的文章而不好意思去公司拜访,后来还是鼓起勇气与吴总联系,没想到吴总非常大度,对我们几个股民给予了非常热情友好的接待,当时还考虑到我难得去次杭州(结果我3年内陆续去了4次),把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当前面临的一些困难给我们做了详细介绍,这反倒令我对之前的那篇文章更加感到惭愧了。

拜访大华之后,我对公司的信心有所增强,加上当时手中其他股票表现较好,所以尽管09年大华表现一般,我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收益。由于市值逐步回升,同时我清理了QQ群,并把一些容易对我造成干扰的股友拉黑,这样持股心态也就越来越好。到了2010年,大华一改往年的颓势,随着业绩的高速增长,股价也上了好几个台阶。这三年来,可以说我是见证了大华的茁壮成长,而同时大华的人也见证了我在价值投资上的一次成功,在这种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彼此也变得更为熟悉、更为理解和包容。另外,我也吸取了大华上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不再像以前那样频频发表企业分析的文章,比如去年仅仅是详细分析了顺络电子这一家企业,水晶光电也只写了与欧菲光比较的一篇文章,而且当股价处于低迷时,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通过传递我对企业的乐观态度来增强别人的信心,因为这纯属徒劳,而且容易给自己惹麻烦。有些人你不用说什么,他就能领会你的意思;而有的人你对他说的再多,他也很难扭转之前的想法。至于那些喜欢人身攻击的低素质股民,我现在已经完全不在乎了,毕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像我一样,在当前这样一种功利性色彩浓厚的社会里,出现一些这样的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从目前大华的情况来看,似乎散户已经不多,当初跟我买入大华的那些股民,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都已经出局,大部分人都是在股价拉升途中提早卖出。尽管如此,但我身边还是有不少人一直持有,而且很多都是从08年买入后到现在都没有怎么动过,比如法拉利、石流勇进、无形当中、jay、玫瑰火红、扶摇、椰香瓜子、8283Jefreywolf7、平方、庄主、和静主人、张三丰、fishqw等等,另外还有一些09年大华启动后买入的也一直持有至今,比如两天、WendyANNA等,同样都是受我的影响,有些人亏钱或者少赚,而这些人能坚定不移的持有大华,与自身的素质和心态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缘分。应该说,这3年下来,大华累计的涨幅也不是太大,以上市当日收盘价算接近4倍,比他涨的好的股票也有很多,而且短线和波动高手累计下来的利润或许远远高于这个成绩。不过对我们这些要求不高的投资者来说,3年能有这样的收益,已经是相当满足了,而且在分享这些收益的同时,我们也在愉快的享受美好人生。

在经历了持有大华的这三年之后,其他股票上的种种波动,对我们来说现在已经都只是浮云,因为我们最终要的,还是股票卖出时的收益,而不是中间涨跌的空欢喜和徒悲伤。如果你在买入一只股票前,做好持有3年以上的心理准备(当然实际不一定会持有3年),那很多东西就会看的平淡了。其实,只要是好东西,一般3年左右的时间,涨幅都不会差,只不过有的喜欢第一年表现,有的喜欢在后面表现。就以我手上两只股票为例,大华从08年最高52跌至27块多,跌幅达48%,从27块多到去年最高197块多,涨幅达620%;鲁信从08年停牌前的11块多跌至3块多,跌幅近70%,然后从3块多到今天最高58元多,涨幅达12倍。如果分别以大华首日收盘价和鲁信停牌前的价格计算,大华涨幅与鲁信基本接近,只不过二者前期下跌的幅度不一样,股价表现的时段也不一样。

持有大华的第一个三年已经过去了,在感谢全体大华人这3年辛勤努力的同时,我也希望她的下一个三年依旧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大华可能会打破我上一只股票航信的持股纪录(3年半),现在不妨把大华当做一只全新的股票,再盼她个3

投资周记0302---花开花谢

前天下午,一边在家欣赏梅艳芳的《女人花》,一边观看大华、歌尔、蓝标等长牛股的跳水表演。想起曾经风华绝代的梅姑年方40就香消玉殒,看着数年前一骑绝尘的大华和歌尔如今股价节节败退,不由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这样一段文字:"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一句简单地歌词,很贴切地描绘出近期的市场特征。成长股犹如女明星,大部分吃的都是青春饭,如果既年轻又漂亮,再配上些才艺,就很容易受追捧。一旦年暮色衰,哪怕你再有实力,也很难有巨大的市场号召力。投资成长股,跟演艺公司培养女星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股票投资小常识:懂得寻找一片充满机会的森林并不是最好的猎手,懂得狩猎的猎手很完美,但最完美的猎手还是活的最久的猎手。

纵观A股市场二十载,成长股可谓江山代有牛股出,各领风骚三五年。96~97年,受益于国产家电的进口替代浪潮,长虹和海尔高举绩优大旗,两年时间涨幅高达约10倍;98年后起之秀夏新电子继续引领消费电子升级,凭借小盘绩优和高送转,实现了3倍以上的年度涨幅;99~00年的网络股大潮中,综艺成了当仁不让的红星,一年多的涨幅就超过10倍;01年烟台万华横空出世,一上市就以2倍涨幅成为熊市里最大的黑马,并就此开启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的先河,7年时间连续高增长高送转,股价涨幅超过60倍。02~03年,哈药又以近4倍的涨幅成为弱市中耀眼的明星,大消费概念也因此在价值投资者心中萌芽生根。04~07年,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双双迎来鼎盛时期,以苏宁、茅台、三一为代表的价值成长股蜂拥而出,涨幅超过10倍的股票俯首皆是。08年股市转为长期熊市,但以大华、歌尔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长股登场,横跨熊市6年之久,涨幅接近40倍;13年网宿和掌趣又继续接过大华歌尔的大旗,以4倍的年度涨幅成了科技产业的新龙头。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明星股都不能算是单纯的炒作,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对优秀成长企业的一种价值挖掘。这些股票处于上涨周期时有着几个共同点:小市值、次新、高增长、高送转。小市值和次新意味着年轻充满活力,容易吸引市场眼球;高增长意味着企业能比较快地为股东创造效益,市场因此会给予较高的估值;高送转虽然在境外市场不怎么被认可,但在A股市场却是亘古不变的重磅题材,高送转不仅增强了股票的流动性,也为股价的炒作提升了想象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公司渐渐变大,次新股慢慢成了老面孔,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之后企业开始放缓发展步伐,而数次的高送转也使得资本公积日益减少,企业的股本扩张能力也开始变弱。这时候市场就不再轻易给你成长股的待遇,而是把你当作价值股来看待,这就好比过了气的明星,无论是演出机会还是出场费,都远远赶不上那些当红新人。以前的一线女角沦落为只有当配角的份,甚至是跑龙套;而曾经的绩优高成长也沦落为价值股,享受着可怜的低PE。成长股一旦被市场转换为价值股,就会被很多主流资金无情地抛弃,如果再出现效益下滑,遭遇戴维斯双杀,那股价的下杀就会更加惨烈,尤其是那些可以融券的品种,市场做空动能还会进一步放大。

由此可见,对成长股的投资,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如果卖早了,很难享受到企业高成长时市场给予的丰厚回报;如果卖晚了,在企业过了成长期之后还继续持有,那么盈利就会遭遇较大幅度的回吐,甚至是由盈转亏。10年前我作为价值投资的第一支股票航息,虽然在大牛市中表现不太抢眼,但3年多的时间也替我创造了8倍的利润。原本我的目标是实现10倍收益后再彻底退出,但是大华的上市又让我改变了主意。当时我将二者做了比较:航信总股本约3亿,EPS1.53元,股价接近70;而大华总股本仅6000多万,EPS摊薄后跟航信接近,从性价比考虑,很明显大华定价应高过航信。而大华上市后股价仅40多,再加上行业成长性要远超航信,所以我在航信除权后果断切换成了大华。假如我航信一直持有至今,那么就不会有大华以及顺络水晶等股票的高收益,这6年下来差不多就是颗粒无收。假如我去年没有清仓大华和水晶,那么不仅美亚、奥拓这些股票的利润与我无缘,还要忍受市值大幅缩水的煎熬。同样,今年舍弃省广换入川大也是跟6年前一样的逻辑。虽然省广尚未到我目标位,但比较了一下省广与川大,发现二者今年EPS可能接近,但一个总股本近6亿且去年涨幅过大,一个总股本1.4亿且回调较深,又处于行业的爆发前夕,我也毅然在省广股价高出川大不少时做了切换。目前省广持续走低而川大逐步走强,似乎又在验证这种投资逻辑。正所谓花开不多时,堪折直须折,女人如花花似梦,股如女人人须醒。

成长股堪比年轻漂亮有才华的女人,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必然知道自己不会青春永驻,那么她该如何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呢?从历史经验来看,具有大智慧的女人,除了在风光时为自己多做积累,也会在新生代中扶植嫡系,这样即便自己年老色衰,依旧可以呼风唤雨。再来看上市公司,似乎也有这方面的逻辑。如果能在鼎盛时期未雨绸缪,通过创投或二级市场并购不断孵化一些新的成长企业,就有可能延缓自身调零的周期。这方面比较成功的应该是复兴系和长和系,清华同方也算是上市公司中尝试较多的。以同方为例,自身经历过2波较长的成长周期,第一波是上市后的97年到00年,股价涨幅超过4倍;第二波是07年到08年的大牛市,涨幅也是超过4倍。与此同时,同方又孵化出泰豪、国芯和同方泰德(港股)三家上市公司,还有两家正处于IPO。尽管同方自身因成长性放缓导致股价不振,但孵化出的这些新秀又在日渐壮大,国芯和泰德也都成了近两年的大牛股,继续复制当年同方的成长股路线。遗憾的是,很多上市公司在企业鼎盛时期,通常只会想到扩大产能和并购资产,极少会去考虑在资本市场进行孵化。如果上市公司在市值突破200亿之后,适当进行套现或利用闲散资金进行孵化,那么即便自身沦落为价值股,依旧可以通过这些孵化的新兴公司继续分享企业的高成长收益。如今市场比较流行外延式并购,但很少有分拆或二级市场举牌。事实上现在二级市场的壳资源价值越来越高,有些垃圾公司就好比是黄金地段的一座破厂房,这也是很多垃圾公司在市值跌破8亿后就很难再跌的原因之一。我们简单以大华来做个假设:去年大华市值一度高达500亿,现缩水至200多亿,持股超过40%的董事长缩水也高达100多亿,金额比同行大立40多亿总市值还高。12年底大立的总市值最低不足13亿,第一大股东持股为31%,如果大华当时拿出5亿资金基本可以完全控股大立,然后再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来提升业绩,似乎又可以打造出一只成长股。当然这也只是简单假设,实际操作起来会复杂很多,而且这也是上市公司考虑的事情,作为投资人只需掌握好成长股花开花谢这一规律并适时进退即可。

股票投资小常识:花天酒地的富二代,才是好的富二代。外向的人聪明。但是没有价投投资 的慧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