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不良资产处置新规参考

  • 2022-12-28
  • John Dowson

2018不良资产处置新规参考

  据经济日报报道称,银监会近日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引导资产公司进一步聚焦不良资产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范多元化经营,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资本办法》重点强调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资产公司业务经营特点,设定适当的资本充足性监管标准,明确第二支柱监管要求和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市场约束作用。二是通过设定差异化的资产风险权重,引导资产公司按照“相对集中,突出主业”的原则,聚焦不良资产主业。三是对资产公司集团内未受监管但具有投融资功能、杠杆率较高的非金融类子公司提出审慎监管要求,确保资本监管全覆盖。四是将杠杆率监管指标及要求纳入《资本办法》,形成统一的资本监管框架。调整完善集团财务杠杆率计算方法。五是要求集团母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纳入资本计量范围,并结合资产公司实际选择适当的风险计量方法。

  作为管理资管产品的一大主体,近年数量不断增加、经营日益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公司也受到关注。但值得一提的是,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角色是处置不良资产。

  元旦前夕,银监会宣布,近日发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重点强调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设定差异化的资产风险权重,引导资产公司按照“相对集中,突出主业”的原则,聚焦不良资产主业。

  在此之前,国内资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同时,部分“新秀”主业核心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所凸显。据业内人士指出,过去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是一个高集中度的垄断行业,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雄霸市场。随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度逐渐增加。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已成立56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间普遍较短,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面临战略定位不明确、主业核心能力有待提升、激励机制不够成熟、关键职能和流程不够完善等诸多挑战。

  资管公司面对的挑战还来自于不断上升的不良资产规模。业内人士指出,不良资产周期性高峰有望延续,仅关注类,未来每年就约有7000亿至1万亿将转换成不良。随着金融“去杠杆”进程的推进,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不良资产总量仍会在合理范围内缓慢上升,其处置出清还有一段持续过程。

  而经营的一大基石则是资本实力。银监会在办法中也提出,结合资管公司业务经营特点,设定适当的资本充足性监管标准,明确第二支柱监管要求和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市场约束作用。银监会表示,办法的出台有助于完善资管公司并表监管和资本监管规制体系,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有助于资产公司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进一步发挥不良资产主业优势,防范多元化经营风险,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