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C会聚国家创新的支点

  • 2022-11-24
  • John Dowson

NBIC会聚国家创新的支点

  “NBIC”是纳米、生物、信息、认知四大前沿科技的英文缩写。这四个领域是被世界公认的21世纪最前沿技术,每个领域都蕴藏着巨大潜力,而其中任何几项技术的两两融合、三种会聚或四者集成,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效能。

  “NBIC”不仅仅是个新的名词,而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和学科。四大技术的融合将缔造出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经济模式,并将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有时候,科学家的预见是相当惊人的,就像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预言:世界终将变成一个“地球村”。如今,由互联网串连起来的全球化运动,已经印证了这一预言。

  50多年前,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也曾说过这样一段带有预言性的话:“科学是内在的整体,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日前刚刚在浙江大学结束的“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高新技术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就“会聚技术”、以及由会聚技术这个新概念带来的“学科会聚”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笔者采访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现任韩国科技大学校长的罗伯特·B·劳克林教授。在记者的要求下,他用简洁而通俗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在新世纪中最新潮的“NBIC”的概念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NBIC会聚技术,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这四大新世纪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科学技术领域的有机结合与融合。

  NBIC会聚技术是新世纪科学发展的产物。早在2001年,美国商务部技术管理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纳米科学工程与技术分委会就以“会聚四大技术,提升人类能力”为议题,联合发起了一次圆桌会议。罗伯特说,有这样一句“名言”形容NBIC会聚技术:只要科学家能想到,纳米科学家就能制造,生物科学家就能使用,信息科学家就能监控。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自然关心这种会聚技术对人类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影响太大了!”身形魁梧的罗伯特挥了一下他的大手,似乎要说明,这种影响将会无所不包!

  “想象一下,人类将在纳米尺度上重新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人类自身;人类将拥有大量成本低廉的各种量级的传感器;人类大脑的潜力将被激发出来,以原子或分子为起点来诊断和修复自身与世界;人与人之间能产生脑与脑的交流,社会大幅度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总之,人类的未来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信息化社会、智能化社会。”

  在科学家看来,NBIC会聚技术表现得无所不能,而它的技术理论基础源于自然的统一性。经过整个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前独立的科技领域界发生了一系列性的变化,比如纳米材料,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这些都为技术融合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的思想、仪器分析方法和全新的材料,使我们可以从复杂分级系统的角度理解自然、自然的产物以及历史。

  四大技术中为什么把纳米技术排在第一位?是源于物理学家传统的强大势力吗?这位物理学家笑着摇头:“当然不是!”他解释说,纳米技术是所有学科最基本的“砖瓦”。以纳米水平上的生命技术为例,生命上的大分子都是纳米水平的,不管是RNA,还是DNA,还是核糖类各种复合物,作为生命的基本载体,都存在于纳米水平。所以,如果在纳米水平上去理解,很多生命现象就不单纯是物理的,也不单纯是化学的。近年来,一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就是NBIC会聚技术应用的典型。

  由此看来,四大技术会聚似乎可以使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像人们熟知的克隆技术已经面临生命伦理问题的挑战一样,目前NBIC会聚技术的发展也将面临着可能出现的伦理、法律和道德问题。因而在2004年美国召开的第二届“NBIC年会”上,就成立了国际上第一个会聚技术律师协会。

  但不可否认的是,NBIC会聚技术代表21世纪科技前沿领域,它的发展将极大促进经济社会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罗伯特说,NBIC会聚技术在策源地美国也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因而对中国来说,会聚技术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科学家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记者注意到,罗伯特教授的讲演报告使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长城:打破单学科传统观念,推动多学科会聚》。于是询问他为什么使用“长城”这个意象。他扬扬眉毛说“难道长城不是一个军事上隔绝的障碍吗?”他有几分得意地告诉记者,要想把普通人眼里艰深的科学化成通俗的讲演,寻找大家都懂得的一个比喻,是再好不过的方式了。

  的确,在本次论坛上,20多位与会的中外校长都表达了应对新世纪技术发展趋势,高等教育都迫切需要加强学科会聚建设的急切愿望。

  作为此次论坛的东道主之一的香港科技大学,派出了8位教师参加这次活动。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朱经武教授认为,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特点,通过会聚,各个不同学科必定产生共振和强大的爆破效应。

  朱经武教授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谈了他们在这方面做的学科会聚工作。他说,“学科会聚”一直是香港科大的重点发展方向,他们在传统学术框架外,进行了多个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机械工程系的一位博士生,最近利用物理系提供的纳米碳管和化学系的黏合技术,开发了二极管高效能散热器,充分显示跨学科合作研究带来的好处;在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方面,科大的科学家们发明了全球最细的单壁纳米碳管,并发现这种新材料具有崭新的特性。

  为进一步把基础和应用研究开发成商品,香港科大获得政府支持,承办了经费超过4亿港元的纳米科技及先进材料研究及发展中心;为了增强学科会聚的效果,他们又汇聚校内四所学院50多位从事环境研究的教授,以环境研究所为依托来进行大型跨学科的环境研究项目。

  在谈到学科会聚和交叉带来的好处时,朱经武教授强调,在科学史上,许多突破性的创新是由个人发现和推动的;但在现代,在各种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下,凭个人或几个人单枪匹马的研究,成功率并不高。所以,如何在强调交叉中保持个人的独立研究空间,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平衡问题。

  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教授觉得,此次论坛中外不同专家的会聚,不同文化的会聚,必将产生积极的效果。他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科的会聚与交叉是很不够的。他说,通过此次会聚想达到三个目的,首先是政府要修正某些对学科会聚不利的理念。比如一个人既想在纳米技术领域,又想在计算机领域申请博导,那是为现行体制不允许的;其次大学应调整现有的行政界限和学科平台,具体地说要重新调整学院、系、研究中心的关系,使进行交叉研究的人员能真正交叉得起来,会聚在一起发挥作用;第三个是培养一批对学科会聚真正有兴趣的人,这样让他们能在更广的科学视野中进行探索。

  实际上,浙大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建设性工作,比如一批学科交叉中心的建立,纳米与集成电路、农业与环境等学科的确立,开展以“西湖论坛”为名的学科会聚讨论会等等。在本科教学中,他们引进了“生命科学+X”、“计算机+X”等跨学科班,并在自然和工程专业与经济管理交叉,开设了“创新创业强化班”……

  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但是这仅仅是新世纪学科会聚开始的一小步。”潘云鹤如此认为。

  正因为如此,在此次论坛上,我们见到了许多与科技创新体制探讨相关的人员。爱尔兰科学基金会的主席来了,日本科技局的局长来了,中国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司长来了,研究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的学者也来了。

  日本科技局局长北泽宏一从科技管理的角度谈了技术会聚的影响。他认为1995年日本颁布的《科学技术基本法》对日本的会聚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介绍说,日本对科技创新也制定了“五年计划”,就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他们确定了“生物、环境、信息、纳米”这四大技术领域为重点,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日本政府设立了竞争的研究资金(占整个研发资金的16%),以鼓励那些学科会聚能力强、研究领域与NBIC会聚技术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大学进行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认为,学科会聚不仅仅是科学发展本身的问题,还涉及到科学发展的社会支撑,包括制度建设、公共政策引导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在发展会聚技术方面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正在制定中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中国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之路,要有重大的核心技术创新。这都需要从多学科的融合和会聚中寻找突破。

  薛澜教授说,中国是个科技大国,还不是科技强国。以我们目前企业创新能力看,大型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发挥它的技术优势,中小民营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有限,使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遭遇发展瓶颈。他认为,从这次高峰论坛中可以看出,会聚技术成为新世纪科技发展的主流后,整个社会也应对这种会聚做好社会层面的准备,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