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四大缘由:这次或许不能指望美联储了

  • 2022-11-24
  • John Dowson

美股暴跌四大缘由:这次或许不能指望美联储了

  美股昨日遭遇罕见大跌,创下六年半的最大跌幅,道指更是跌逾1000点,创出美股历史上最大跌单日下跌,并且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超过1800点。有评论列出了美股暴跌的四大原因,而对于美联储会不会解救美股?投资者认为这次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在美股大跌之后,周二(2月6日)亚洲收盘也惨遭牵连, 日经指数一度暴跌7%,收盘仍然跌逾4.5%,澳洲暴跌3%,中国A场也一度大跌超过3%,中国香港地区恒生指数跌势同样惨烈:

  美国CNN新闻解析了这次暴跌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分别数美联储加息、利率上升、债市遭遇抛售和美股本身涨势过快:

  华尔街从美国大选后稳步走高,原因之一是经济强劲。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就业市场职缺数量超过求职人数。企业开始调高薪资留才或招募新人。企业终究必须提高销售价格,因应薪资上扬。这在经济学中称为通货膨胀。

  美国经济虽然稳定成长近9年,但通胀依然没动静,不可思议的低。美联储的工作是加息对抗通胀。但过去10年来,美联储担心升息可能会扼杀经济复苏,甚至导致物价下滑,而未能大举加息。

  美联储计划今年慢慢加息,只加息3次。然而一旦通胀攀升,美联储加息度和幅度可能比原先计划更快、更大。

  一旦美联储加息,借贷成本会增加。这意味着企业偿还费用增加,进而侵蚀获利。也表示美国民众要偿还的房贷和信贷跟着增加。

  过去一年大涨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获利稳定增长,股价因此也上涨。而一旦利率大幅攀升,通常会走低。市场投资人开始担心企业获利速度将减慢。

  因为有不错的报酬率而成为投资人追捧的对象。美国国债利率这么低的情况下,不少股票的股利显得比较好。但是,股票投资风险比债券高,美债有美国财政部担保,因此当国债利率开始攀升,投资人会从撤出一些资金,转进较安全妥当的债市。

  美债利率在2日触及4年高点。不久前通过的税改迫使财政部举债更多的资金,增加债券供应量。债券供过于求让债券价格下跌,但债券价格和利率走势相反,利率便应声走高。

  美股自2016年11月以来几乎是直线上扬,这是不健康的。分析师认为迟迟未回跌5%,甚至10%的修正。

  一段降温期是好事,这会让股票变便宜,更吸引投资人,尤其在潜在企业体质健全,销售和获利都强劲的情况下。

  CNN最后表示,高处不胜寒的本周终于开始脚踏实地,虽然只是一点点。市场投资人不禁好奇这是否为修正走势的开始。

  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月5日刚刚正式宣示接替耶伦担任美联储主席,而他上任第一天,就遭遇美股闪崩的大考验。考虑到过去历任美联储主席总是为搭起防护网,“美联储看跌期权”是否衍生出“鲍威尔看跌期权”?分析人士认为,投资人最好别抱太大期望。

  所谓“美联储看跌期权”最早为“格林斯潘看跌期权”,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期权,而是投资者相信美联储会在大跌的时候平稳市场。其诞生于格林斯潘作为美联储主席的年代,当年金融市场发生危机,格林斯潘就采取了降息等方式平稳市场,后来又衍生了“伯南克看跌期权”和“耶伦看跌期权”。

  先来看看鲍威尔2012年的说法。根据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录,鲍威尔在2012年10月23-24日举行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货币政策会议上曾表示,Fed等于是在鼓励人们冒险,建议大家最好暂且停下、好好想想再行动。投资人已经充分意识到,Fed必定会出手防止市场出现严重亏损,这虽不是说投资人因此觉得赚钱很轻松,但他们的确有诱因去冒更多险,而且也在这么做。

  鲍威尔当时还说,看来Fed已让所有信用产品吹起固定收益存续时间的泡沫,等到利率开始上涨,投资人势必会面临重大损失。

  Renaissance Macro首席经济学家Neil Dutta表示,对这个总是反覆警告市场估值过高的Fed成员来说,面临抛售卖压,并不是那么令人担忧,因此别期望鲍威尔会马上出来平息市场。

  Capital Economics 市场经济学家John Higgins也表示,“鲍威尔看跌期权”有两大理由不会马上现身:

  第一,拉回程度相较于过去一年多来的涨幅,其实仍相当小,虽然标准普尔500指数在1月26日至2月2日期间重挫4%,但仍比今(2018 )年年初高出3%,也比去年年初多出25%。估计要等到标普跌破2千点,鲍威尔才有理由出手。

  第二,美国经济如今已接近充分就业,Fed恐难暂缓加息,否则将无法履行“稳定物价”这个法定任务。

  摩根士丹利美国证券策略长Michael Wilson 5日也发表研究报告,警告投资人别进场接刀子,财政赤字大增、美联储赶进度加息,恐让面临压力:

  通胀若是从非常低点开始上扬,对估值会有激励效果,然而股权风险溢价(equity risk premium)如今都已快要充分反应合理价值,通胀预期上升,恐非良药,尤其是当人们担忧通胀恐毫无章法地上升之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