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容错的“八看”标准可资借鉴

  • 2022-08-20
  • John Dowson

能否容错的“八看”标准可资借鉴

  据11月1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各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探索并建立起激励关爱新机制。

  新时代,各级干部是否有新作为、新担当,应有具体的“说法”。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如何激励干部勇于担当,如何让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大事,又尽可能不干错事,各地都在探索激励关爱新机制,以正向激励强化干事导向。如上海崇明区表彰“生态崇明最美奋斗者”,广东肇庆选树“西江党旗红”先进典型,陕西西乡每半年评选一次“脱贫攻坚工作标兵”,并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安徽黄山实施重大决策风险备案制度,将备案材料作为容错的重要依据等等,这些都是激励干部勇于担当的好办法。

  功过是非,自有评说。自党的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了不少鼓励各级干部勇于担当,大胆干事、力争干成大事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条例,大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遵循中央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和统一部署,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做出了骄人的业绩。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少数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怕出错、怕丢乌纱帽,做起了太平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到事情绕道走,尽可能找借口推脱出去。前后两者,泾渭分明,孰是孰非,昭然若揭。只要为民造福,办实事办好事,不谋私利,即使工作有失误,我以为也是功大于过。那些占着位置不干实事,揽功诿过,说大话、假话、空话、永远正确的话,就是不见具体行动,这种干部即使工作中没有大的失误,我也以为也是过大于功,因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出力不办实事就是错,无功就是过。好在如今功过是非,自有评说。从宏观角度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有功谁有过,人民最有发言权。从微观角度讲,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条例、制度和规定,如何考核评价一名干部,都有具体的标准,想保乌纱帽的太平官当不成了。

  能否容错,“八看”标准切实可行,不妨借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干事难免出错。要想不出错,如上所述,什么事也不干,那就不会出错。你干的事情越多,出错的几率往往就越高。故当前在鼓励广大干部大胆干事创业的同时,也要健全容错机制,免除干部勇于担当的后顾之忧。如何判断是乱作为还是可以容错的工作失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制定的“看初衷、节点、方向、程序、缘由、成效、后果、处置”等“八看”标准,我以为就能准确认定是否符合容错的范畴。 看失误工作的初衷是为了什么,是公还是私;看关键节点是如何设计的,是怎么运作的;看方向是否正确,走向是否偏离;看程序是否齐备,是否规范;看缘由为什么要这么干,而不选择方式;看成效是大还是小,是显还是微;看后果是严重难于挽回还是不伤大局可以弥补;工作出现失误后看其态度,看其处置的时间和挽回的力度。

  我认为,“八看”就是看其全过程,做全面、冷静、客观、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公正地评价一名干部。是功就表彰,就提拔重用;是过,就追责;是失误,就抓紧弥补,就容错纠错。如果能借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八看”做法,故意乱作为的干部免不了追责,大胆干事创业的干部,有点工作失误被“八看”以后,也不会挫伤工作积极性。故曰:切实可行,可资借鉴。(文:范光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