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光辉:不良资产处置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 2022-12-08
  • John Dowson

郝光辉:不良资产处置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进入2017年四季度,我国的宏观经济面临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过剩产能市场化出清,“僵尸企业”的有效处置,以及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等等,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资产重组、企业重组,乃至行业重组。这一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可谓重要一环。

  近段时间,穗甬控股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穗甬融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声音不断。2017年7月7日,穗甬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股东之一的黑龙江国投穗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11月30日,财经杂志、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等主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不良资产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穗甬融信被评为中国不良资产十大投资活跃机构;穗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穗甬融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郝光辉作为投资活跃机构代表发言。穗甬融信作为穗甬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专业的不良资产管理平台,已成为我国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一只重要力量。日前,穗甬融信总裁郝光辉就我国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形势、问题、机遇、挑战、意义及应对等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郝光辉首先指出,从2015年下半年至今,不良资产业界已逐步就我国即将出现一波新的不良资产投资周期取得共识。但是,与上一轮由国家主导的四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相比,这一轮不良资产的处理模式有显著不同。对民营资本来说,将迎来很好的市场机遇,但是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具体来说,本次不良资产投资周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一是债务主体不一样,上一轮债务人主要是国有企业,本轮不良资产的债务人以民营企业为主;二是资产质量不一样,上一轮的债务设定合法抵押的不多,以信用为主,而本轮不良大多数都有相应的抵押资产;三是不良资产的规模与范围不一样,本轮不良资产的规模远远大于上一轮,而且不仅仅涵盖银行的不良,还涉及信托、租赁、资管、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俗称影子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还有因民间融资而引致的一系列不良资产;四是市场参与主体更加丰富,上一轮以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主,有极少量的外资与民间资本参加,本轮已经形成“4+2+N”的局面,除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以外的其他社会资本所投入的资金总量毫不逊色,在参与处置市场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应该说已经超过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五是处置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一轮因为债务主体基本上以国有企业为主,所以行政干预非常多见,法制环境普遍不佳,而本轮不良资产的法制环境大大优于以往,行政干预越来越少,而且很多行政干预都是基于社会维稳的需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不良资产的处置。

  郝光辉认为,基于这种环境的变化,本轮不良资产处置的盈利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过去那种靠低价买入,然后坐等资产升值的盈利模式已经很难复制。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市场资金的进入推高了不良资产的价格,而相应的底层资产价格已经涨到相当的高位,今后是否持续上涨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所以本轮不良资产处置,想要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回报,越来越依赖于处置技术的提高,依赖于多种投行手段及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更加依赖于在大的社会深化改革形势下的并购重组与资本运作,不再单纯依靠资产价格上涨,而更多的是基于对资产使用价值的挖掘与提升。在这些方面,应该说民营资本具有更好的市场机制,较之国有资本更加灵活、高效,可以说,民营资本将在这一轮不良资产周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与民营资本联合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就是这一特色的重要体现和真实注解。

  目前来看,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包括,传统收购处置、附条件收购重组、债转股以及不良资产委托经营等。哪种模式会成为主流?原因何在?

  郝光辉分析,附条件收购重组更本质意义上是一种固定收益业务,而不是真正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除了持牌资产管理公司以外,其他机构很少涉及,而且在当前银监会要求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业的监管条件下,预计该业务的规模很难有持续增长。债转股对债务主体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且目前以国有企业或有上市平台的企业居多,其他大部分不良债务主体根本不具备债转股的前提条件,所以债转股可能在金额规模上会比较大,但是参与者却较少。因此,附条件收购重组和债转股都不会成为不良资产处置的主流模式。所以,传统收购处置仍将占据主流地位,但在具体手段和方式上将比上一轮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投行化的趋势。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除了银行的不良率攀升之外,还有不少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面临不断攀升的不良资产规模。这对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提出了新的挑战。郝光辉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率有很大概率高于主流商业银行,但由于有相当规模的资产是放在表外,所以暂时不那么显现。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次优客户;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往往没有银行那么丰富的经验、严格的风险控制和完善的监管措施;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没有银行那么密集的网点和充足的人手,特别是很难全面监控债务人的资金流。所以,“贷后管理”方面一直是薄弱环节,更加容易出现风险。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非银行金融机构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不良资产加剧爆发的风险。这一块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将更大,因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本实力和风险消化能力上都远远弱于银行,相当重的资金是靠募集而来,极难承受投资资金的损失,一旦出现较大损失,又要面对数量众多的中小投资人的集体维权行为,进一步增加了处置的难度。

  不良资产的处置现在被称之为“蓝海”,不良资产包价格已经居高不下,是否已经产生了泡沫?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企业又要如何避免自身成为新的“不良资产”?

  郝光辉告诉笔者,201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新推出的一手不良资产包存在价格泡沫是显而易见的,之所以被称为“蓝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级市场仅限持牌机构参与,但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红海”。资产包的价格高主要表现在一级市场上,主要原因之一是有大量增量资金涌入,资金的进入加上杠杆的过度使用,进一步推动价格的上行。目前银行不良资产包的一级市场,颇有点类似于土地拍卖市场,频频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形。如果资产价格出现松动,或者说流动性出现紧缩,诱发新的危机的概率非常大。如何避免从事不良资产业务的企业成为新的不良资产主体,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避免过度使用杠杆,确保流动性;二是规避价格虚高的“红海”市场,努力发掘不良资产细分市场的“蓝海”空间,更加重视不良资产的处置技术,进入技术壁垒较高的细分市场。能够在这个市场上活的好、活到最后的,一定是拥有高端处置技术的专业队伍,能够真正完成不良资产市场终端处置的专业机构。

  郝光辉最后强调,总的来说,不良资产处置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良资产处置最大的意义在于缓冲与盘活。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通过不良资产处置,可以有效缓冲金融风险,从而避免金融风险的集中爆发对宏观经济产生更大的冲击。不良资产的处置,也是一个盘活存量资产的过程,通过有效的并购重组,挖掘和提升资产的使用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全力拼经济!苏州经贸团包机赴欧、浙江万企组团出国抢订单,春江水暖鸭先知!昨天公布的这组数据发出警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