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

  • 2023-01-23
  • John Dowson

科技传播: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经济发展基本动力不再是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而是主要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以及知识和信息的运用,特别是依赖国家知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依赖国家创新系统的良好运作。”科技传播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是知识经济时代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科技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技传播过程中传播的知识信息成了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

  科技传播环节的不畅,将减缓知识创新的产生、知识成果的应用、知识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的进步。科技进步才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科技知识在不同传播主体之间传播并向社会扩散,科技内容从知识的拥有者和发明者传播到广大受众,实现不同主体间的共享,从而使科学技术本身得到延续、积累和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平台的传播网络呈现“围观”的效应,不论是时事新闻还是社会事件,不论是科技传播还是科普教育,不断增多且无法确定其变量的庞杂信息迅速充斥到传播过程中。尤其当发生热点事件时,新媒体渠道为受众搭建了传播信息最快速、最广泛的平台。但与科技知识传播的求实严谨不同,新媒体平台或追求轰动性效果,或重视与生活的相关性,或强调戏剧化情节,直接影响着科技传播的内容本身。面对林林总总的新媒体平台上不断增加的、各抒己见的、众声喧哗的科技信息,受众有正向的关注、评价,也有质疑、戏谑、迷茫,这甚至演变成类科技传播,造成了科技传播生态的无序化。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格局,改变了原有的科技传播格局,科技传播同样也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如何运用新媒体开启科技传播新阶段的任务?科技传播在新媒体平台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新功能?人们在新媒体时代享受着更高级的视听效果,这种需求促进新媒体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带动社会进步,促使人们掌握更丰富的科技知识,新媒体与科技传播不是平行线,它们都与社会发展产生必然联系,并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将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从生态学思维中关联性与整体性、动态性与平衡性的视角出发,将生态学从作为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等其他领域。在科技传播研究中强调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性,正是科技传播生态研究的本质所在。科技传播是一种传播实践活动,它集中反映的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科技信息作为科技传播的主要内容,以媒介为渠道,在社会环境中于主体与受众之间传播,并追求动态平衡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传播具有生态性。因此,在比较科技传播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基础上,以生态学的视角分析科技传播情境的范围和复杂性,揭示科技传播的本质与规律,可以更好地考察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失衡的新问题。剖析其根源,提出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维度。

  科技传播是一种具有生态学特征的社会活动,结合新媒体时代媒介特点,我们运用生态视角审视科技传播中传播主体、受众、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科技传播客观规律和发展逻辑,运用生态系统特征来审视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的原则与失衡的原因,可以促进科技传播研究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新媒体时代的科技传播生态构建。

  其一,丰富和发展科技传播学理论。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是科技传播固有属性和构成要素动态变化的结果,是以其内在本质特征和固有结构属性为深层动因的复杂生态系统。结合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与媒介生态的理论基础,从生态学角度对科技传播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构建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理论体系,深层次认识其生态结构、构成要素和生态功能,理解其生态平衡与动态循环,拓宽和挖掘科技传播学术研究在生态学视域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和发展科技传播学理论。

  其二,揭示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本质及运行规律。科技传播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是具有特定功能并可以产生整体综合效应的社会活动,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科技传播系统内部的诸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通过能量和信息的相互联结构成有机整体即构成了科技传播生态。从一种单纯的社会活动演变为组织多元、功能完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动态生态系统,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科技传播内在结构和运行规律。

  其三,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维度构建。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格局,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科技传播格局,科技传播同样也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新媒体带来了科技传播新阶段的紧迫任务。以传播科学文化为己任的科技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新功能,需要深入探讨,在新媒体冲击下的科技传播生态失衡的表现多样,需要分析其主体、技术和社会的失衡原因,分析科技传播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和逻辑结构失衡根源,提出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维度。

  绪论11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审视141.1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界说141.1.1新媒体的界定141.1.2科技传播的概念161.1.3科技传播生态的内涵181.2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何以必要201.2.1生态学理论发展的现代意蕴201.2.2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生态隐喻211.2.3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社会基础221.3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何以可能231.3.1时代特征:新媒体的时代发展231.3.2理论基础:媒介技术哲学的延伸241.3.3环境依赖:风险社会的科技传播生态272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及生态构成322.1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322.1.1科技传播的存在方式:展现和解蔽322.1.2科技传播的指引方式:从空虚意向走向充实意向342.1.3科技传播的澄明之境:伦理意向性362.2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分析382.2.1科技传播生态的复杂适应性382.2.2科技传播生态的过程混沌性402.2.3科技传播生态的整体涌现性422.3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结构:以雾霾事件为例452.3.1雾霾事件回顾及社会认知过程452.3.2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群体472.3.3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资源502.3.4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环境523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失衡表现553.1传播主体导向偏差553.1.1意见领袖的导向失衡553.1.2信源和受众的传播偏向失衡573.2传播内容异化的表现593.2.1信息虚假的网络谣言593.2.2信息超载的选择泛滥623.2.3信息落差的“数字鸿沟”633.3传播媒介生态失衡653.3.1媒介生态位重叠导致同质化资源恶性竞争663.3.2“媒介娱乐化”的科技传播叙事663.3.3风险社会的媒介呈现684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根源反思704.1科技传播主体根源704.1.1科技传播主体的伦理失范704.1.2科技传播主体的异化724.1.3科技传播主体把关缺失784.2科技传播媒介根源814.2.1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814.2.2新媒体自身的技术困境824.2.3媒介的风险隐患844.3科技传播环境根源864.3.1科学主义反思864.3.2风险社会存在884.3.3社会监管弱化895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生态平衡路径915.1主体自律与基本素养915.1.1发挥主体自律精神915.1.2提升受众科学素养925.2媒介自由与媒介秩序945.2.1媒介伦理:实践中“善”的德行945.2.2媒介融合: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955.2.3媒介控制:自由与责任同在985.3科技传播环境优化1005.3.1风险社会责任1005.3.2健全监管过程1026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能力的生态评价1046.1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能力的生态模型构建与求解1046.1.1投影寻踪模型及求解1046.1.2随机前沿模型及求解1066.1.3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1076.2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能力测度结果与分析1086.2.1基于投影寻踪的变量测度1086.2.2科技传播能力的测度结果与分析1086.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106.3.1单位根检验1106.3.2协整关系检验1116.3.3个体固定截面加权1126.3.4个体固定截面加权设定1157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评价体系构建1187.1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评价体系的建立1187.1.1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1187.1.2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评价体系的构成1207.2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评价模型1227.2.1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评价模型的选择1227.2.2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277.2.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1317.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评价标准的确定1357.3.1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系统评价标准的等级划分1357.3.2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系统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1367.3.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系统评价标准的确定过程1368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的实证评价1418.1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的现状及统计分析1418.1.1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人员分析1418.1.2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环境分析1458.1.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影响分析1548.2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的具体评价1638.2.1问卷设计与调研过程1638.2.2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评价分析1648.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的状况分析1938.3.1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主体的健康状况分析1938.3.2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分析1978.3.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影响力的健康状况分析1999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技传播生态的对策建议2029.1建立科技传播道德建设的长效监测评估机制2029.2提升科技传播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2029.3提高科技传播受众的科学鉴别能力2039.4加强科技传播内容的过滤监管2049.5优化科技传播活动的政策支持2049.6促进科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205附录A调查问卷1 206附录B调查问卷2 210后记21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