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内涵和要点(3)

  • 2022-11-18
  • John Dowson

张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内涵和要点(3)

  所以,从减量化来看,对消费和供给将会产生苦乐不均的双重影响。对消费领域来讲,没有什么大的冲击,主要是形成了新的消费结构的提升,形成了新的个性化消费的理念,形成了新的消费渠道和消费的组织方式。在消费领域将会带来一系列的消费。但是,对于供给体系来讲就是一个麻烦。中国企业已经适应了增量化供给的模式,做减量化供给,企业都不太适应。要把量减下来,用差异化去满足市场,好多企业是没有这个先例的。所以,减量化将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中国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是对中国供给体系的一个重大的考验。

  第三点,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我们原来认为,鼓励需求、鼓励消费,关键在谁?在消费者!通过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就可以提升消费。为此,我们有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的政策。“十三五”期间,这个理念转了,要想推动消费,关键在谁?在生产者、供给者!供给要以新的产品激活和带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成为一个关键的着力点。所以,中央政府层面节能家电补贴已经取消了,转成“能效领跑者计划”。从补贴消费者转为奖励家电生产企业生产节能产品。当所有的家电生产企业都生产节能家电产品的时候,消费者从市场上买到的任何一件产品都是节能产品。只要我让这个市场展开以节能为竞争的竞赛的时候,不用对消费者进行补贴,节能家电产品将会以更加公平和有效的方式进入到市场进行覆盖。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在整个安排体系中,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

  除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另外就是“四新”投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也是一个投资重点。但是,我想跟大家说,2016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做“四新”投资的难度将大幅度增加。有的同志会说,张老师,你说这个话我就不服气,我认为中国经济能够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恰恰就是我们的“四新”投资始终未能间断,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以效率为导向,加大“四新”投资的力度。我把中国进入到市场经济以来的1994年到现在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分别是两个10年,那个时候做“四新”投资轻而易举。我不会说绝对没有困难,最多对具体的企业来讲会增加一点麻烦和压力,但太大的困难是没有的。

  第一个10年,1994年到2004年。这10年是什么样的10年?是中国面临着一个几乎无限的国际市场的10年。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企业来讲,在需求上仿佛是一个海洋,没有限制。只要中国的企业能够按照订单所要求的生产指标并以较低廉的价格把这个产品生产出来,就可以行销全球市场。在那个时候,你听说过什么样大的贸易摩擦吗?几乎都没有听过。中国的国际贸易以每年百分之二十几、百分之三十几的速度在增长,这就是当时中国企业的发展环境。在这个发展环境,企业进行设备投资、模式投资、新的固定资产更新和改造,是要花钱;但花钱以后,通过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新的生产效率,转变成销量;销量又转变成收入;收入回来又转变成我们对生产投入的有效偿还和覆盖。大家想想看,那么多的产出所形成了收益,收益又用作对刚才这些投资的补偿。

  第二个10年,国际贸易开始出现一定的纠纷,国际贸易的环境也没有那么好了。我们转入到下一个时期,是资产价格暴涨的10年。中国的土地、房地产以及一些文化类产品,价格开始急剧上涨。在资产价格暴涨的情况下,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更新和改造,完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我给大家说两个例子,都不方便点企业的名字。第一个例子,我们中国有一个大型制造业企业,它在昆山、上海都有生产基地,竞争能力也很强,在中国房地产价格在2005年进入到快速增长阶段以后,这个企业做出一项重要的安排: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我们知道,一个商品的成本大致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融资成本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不摊销固定资产折旧,那就导致产品定价很低,可以迅速地战胜我在全球的竞争对手,行销全球。有的同志就说了,张老师,你这就是胡说了,一年两年不摊销固定资产我们都可以理解;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不摊销固定资产,将会导致你的设备维修怎么办?保养怎么办?更新怎么办?钱从哪儿来?我告诉大家钱从哪儿来。运行到第六年的时候,这个企业就去找郑州谈判说,我想在你这儿投资至少200亿,希望你能够给我提供一个“四通一平”的园区。郑州一看,这么大的投资,当然愿意,你来吧,我给你提供一个“四通一平”的园区。然后,这个企业就把它在昆山的园区连同厂房一起出售,然后在郑州重建园区。重建的园区里所有的厂房机器设备全部是最新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投资从哪儿来?从两个地方的地价差来。通过出售昆山园区所获得的地价收入,足以让他在郑州新建一个新的园区,还有节余。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江浙一带的企业竞争力很强,别人不赚钱的订单,它能赚钱。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他们当时怎么赚钱的?一个小企业把所有的收入都拿出来去上海或者是杭州买房子,然后再以这个房子为抵押,再从银行拿到生产性的资本投入,再投入生产。在这个条件下,生产过程当中再产生的所有收入(大家注意,我说的是收入,不是利润)再退出市场,再去上海、杭州买房子,再以房子做抵押,再完成新一轮的生产性资本融资,再去开展新一轮的生产。因为直接进地产融资是受到限制的,这个企业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这样一个资金的渠道和平台。几年运行下来,它在杭州有10套房子,这个企业还有一些。那么,我决定把企业更新一下,干什么呢?卖掉两套房子就把我所有的都还清了,我再卖掉两套房子就把这个企业完全重建了,我手里还有一个全新的企业和几套房子。

  所以,在当时资产价格暴涨的条件下,还有谁会担心自己进行“四新”投资没有钱呢?企业不会担心这个问题。大家再想想看我们政府,政府在这个条件下,基础设施看似投入很大,但整个基础设施一建完,周边的地价上涨,已经把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都收回来了,有什么不敢去投的?没有问题。这就是资产价格暴涨的10年,所以大家在这个条件下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更新,都不是什么太大问题。

  2016年是什么情况?第一,产出规模的增速明显下滑,压力还是很大。第二,资产价值现在很多城市都不涨了,甚至有些城市还出现了下跌的隐忧,包括企业的股票在内,很多资产都在下降的这样一个通道中。像这些情况,都将阻碍中国“四新”投资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于是,中央说了一句话: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句话大家千万不要当作简单的一句话略过,它将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真实的经济发展环境。

  第一,政府要积极地发挥作用和力量,支持市场资金与产业经济能够很好的结合。支持的主要方式有两个:第一个是政府的PPP项目的建设,第二个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建设和发展。对于PPP项目来讲,大家都说现在这个项目建设确实挺难的,因为环节太多,涉及到的内容太多,2016年将开始PPP的立法研究。在立法研究中,当前影响PPP模式的很多有争议的问题都将获得正面的面对和解决。比如,PPP模式中有一个社会资本出资方一般应充当SPV的要求。这个要求事实上限制了SPV的中立性和小微企业的参与性。本来一个专业的技术性公司,要转变成又有钱又有技术的公司,最终只能谁来承担?只能是大的国企和央企来承担,就导致了PPP的模式发展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再比如,从2016年开始将实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安排,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来的。大部分PPP项目都是做基础设施的,当基础设施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时候,这句话意味着我们的存量资产又可以变成流量了。如果放到PPP项目中,你就会发现,我们现在要干一件事,就必须要在发起的环节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把资金凑齐;以后不用凑齐,政府和社会资本凑一部分资金,然后把这个项目启动起来,随着项目的建设和发展,SPV可以使用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可以再换得资金回来形成持续性再投资。所以,未来的PPP环境、未来PPP的内涵和PPP的融资和撬动能力都将远远超过我们当前所见到的情况。大家不要站在静态的时点来看待一个动态发展的重要的融资模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