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21家消费金融公司成绩单盘点

  • 2023-03-30
  • John Dowson

最全!21家消费金融公司成绩单盘点

  11月24日,花呗发布公告称,将启动品牌隔离,使其成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品牌,专注于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中小额消费信贷,服务类型更新为“信用购”。此举表明了消费金融行业在规范、理性发展的路上又进一步,同时也预示着2021年年末中国消费金融数字化翻开了新篇章。

  2021年以来,随着苏银凯基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和唯品富邦消费金融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开业,消费金融行业从2010年的首批4家试点公司逐渐扩容至30家。据零壹智库统计,在已开业的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21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数据。本文将从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三个指标综合展现各家的业绩质量和结果。

  从2010年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至今,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已经走过十二年历程。回首过往,不忘初心,为了展现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经营格局,零壹智库拟在2022年初发布《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欢迎行业人士共同交流沟通。

  从资产规模来看,根据已披露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20家消费金融公司平均总资产规模为257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6.7%。

  其中,招联、马上、兴业、中银、捷信、中邮、杭银7家消费金融公司高于平均水平,且排名前7的公司总资产规模达3782.8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3042.7亿元增长24.3%,占20家总资产规模的73.6%。

  截至2021年上半年,资产规模最大的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为1298.4亿元,以断层式优势稳居榜首,是唯一一家总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的消费金融公司。位列亚军和季军的分别为马上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总资产分别为570.2亿元、520.7亿元。而捷信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在经历业绩下滑后,总资产规模排名上跌落至第四名和第五名,其中,捷信消费金融总资产为377.5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同期的877.82亿元缩水57%。

  2.在营收情况方面,披露上半年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捷信、华融、哈银、尚城、小米、阳光6家消费金融公司未进行披露。

  3.在净利润方面,披露上半年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中,中原、盛银2家消费金融公司未进行披露。(下同)

  从资产的同比增幅来看,截至2021年上半年,在17家可比公司中,苏宁、捷信和盛银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总资产出现下滑情况,其中苏宁下滑幅度最大,达69.19%。

  在增速较快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小米消费金融表现最为亮眼,在开业一年时间内,实现了210.39%的同比增长。除此以外,以杭银、哈银和兴业为代表的多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扩张速度领跑同业。其中,杭银消费金融资产达271.5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6.5%;哈银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资产的同比增速也达到了50%左右,分别为55.51%、49.49%。

  从营业收入来看,招联消费金融凭借着高达73.9亿元的领先优势,排名第一。2021年上半年,15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为17.8亿元,其中招联、马上、兴业、中邮和中银5家消费金融公司在平均规模之上,且前5家营业收入合计占15家的77.7%。湖北、北银、晋商、苏宁消费金融2021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均不足4亿元。

  从营收的同比增幅来看,大部分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增速有所放缓。其中,盛银、锦程与兴业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增速均超过了30%。而杭银、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由2020年上半年224.50%、214.79%的同比增速在2021年上半年放缓至14.8%、12.7%,高速发展后增速趋于稳定。

  苏宁、湖北、晋商3家消费金融公司均出现了营业收入下滑的情况,分别同比下降58.1%、38.9%、10.7%。

  从净利润来看,2021年上半年19家消费金融公司总体净利润规模达50.7亿元,平均净利润为2.67亿元。其中,有5家公司高于平均净利润水平,其总利润为43.3亿元,占19家净利润规模的85.4%。

  此外,除未披露净利润数据的中原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两家公司外,19家公司仅阳光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和小米消费金融3家公司呈现亏损,其他16家消费金融公司全部实现盈利。招联、兴业2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的净利润突破10亿元,分别达到15.42亿元、10.24亿元。

  从净利增幅来看,在15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中,大部分公司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其中实现同比增长的有12家,同比下降有3家。中小规模公司净利润水平大幅提高,中邮、湖北2家消费金融公司均实现了超过10倍的增长速度,分别同比增长1514.3%和1286.6%。

  捷信消费金融在2021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0年上半年同比减少的93.3%转变为315.1%的同比增长。另一方面,苏宁、晋商、长银五八3家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较2020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至成熟阶段,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截至2020年末,国内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5.18%;余额同比增长4.34%。与之相比,2019年的资产规模和余额同比增速分别是28.67%和30.5%,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同时,2021年消费金融行业面临的监管进一步趋严。今年8月,多地监管部门要求辖内消费金融公司将个人利率全面控制在24%以内,并设置了过渡期进行调整,直接导致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在此之前,针对医美贷乱象,2021年6月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倡议》,要求金融机构不与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合作,不向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客户提供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随着2021年7月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落地,培训领域的监管力度加强,与应试教育相关的培训贷也受到了冲击,业务明显缩量。

  整体来看,与去年受疫情冲击影响相比,2021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业绩升温明显,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盈利较上年同期增长,但行业两极分化明显,仅5家头部公司的净利润占比就达到了85%。与此同时,银行控股系消费金融公司的崛起趋势更加明显,相比之下,一些老牌消费金融公司因规模收缩在业绩上被后来者赶超。

  在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上,招联消费金融均位列第一,优势明显;马上消费金融在资产规模及营业收入规模上均排名第二;兴业消费金融在资产规模及营业收入规模上均排名第三,在净利润规模上排名第二;中邮消费金融在净利规模上排名第三。

  在资产增速上,小米消费金融以210.39%的增速位居领先;在营收增速上,盛银消费金融排名第一,锦程、兴业消费金融紧随其后,三者均超过了30%;在净利增速上,中邮消费金融以1514.3%的增速位于第一名,湖北消费金融以1286.6%位列第二,二者均实现了同比十倍以上的增长。

  目前,在监管趋严、利率下行的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当务之急是在降低成本和息费的同时,横向拓展业务空间,以此在存量市场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零壹智库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如需引用本系统提供的数据应当注明数据来源 “01FINDs”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